看到機槍射手被擊中,姚文建罵了一聲,舉槍向著戰車奔了過去。
雖然沒有看清那個射手的長相,從前也完全沒有見過麵前出現的這種戰車,但是跟隨獨立團轉戰萬裏之遙的姚文建還是一眼就認出,這種與獨立團的機械化車輛一脈相承的武器與吳畏之間的聯係。
混亂當中,無論敵我士兵基本都是憑借本能在各自為戰,所以當姚文建向著戰車奔去的時候,那個指揮自己士兵擊中機槍射手的軍官也和姚文建不約而同地采取了同樣的行動。
於是兩夥人就在裝甲戰車的車下相遇了。
姚文建本來佩戴的毛瑟手槍早就打光子彈變成了廢鐵。與共和國不同,俄國軍隊當中,德製武器的存在感相當低。在國防軍當中,已經成為身份象征的毛瑟手槍,在俄國軍隊中基本看不到蹤影,姚文建自然也沒有地方去補充子彈。
所以此時他身上攜帶的是俄軍專門給軍官配發的製式轉輪手槍,無論是威力還是裝彈量都和毛瑟手槍沒有可比性,也就聊勝於無。
要比白刃格鬥的經驗,放眼全球,吳畏手下的兵也能排在前幾位。所以當姚文建看到對麵同樣有一群敵軍士兵挺著刺刀迎上來的時候,他立刻在奔跑中抽出身上的轉輪手槍,向著對麵衝過來的南俄士兵射擊。
槍聲中,轉眼就有三四個人倒了下去。
打光槍裏的子彈後,姚文建毫不猶豫的直接扔掉手槍,舉起上了刺刀的步槍衝進人群當中。
用一個突刺解決了麵前的士兵後,姚文建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戰車的旁邊。
裝甲戰車擁有大量依靠自身武器無法兼顧的盲點,就算是在吳畏穿越前的那個時代,也沒有好的辦法解決。所以在正規的裝甲兵操典當中,使用機械化部隊進攻敵軍陣地時,都要求有步兵伴隨攻擊。這些步兵的存在當然不是為了捉俘虜,而是為了保護戰車的弱點。
吳畏能夠在完全沒有步兵伴隨的情況下打出如此輝煌的戰果,根本就是欺負南俄軍隊沒有反裝甲車輛的經驗和武器。
所以即使此時並列機槍的射手已經犧牲,戰車裏剩餘的兩個乘員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特別是戰車內部空間狹小,犧牲的車長堵住了戰友接替自己位置的通道。所以當姚文建已經攀上戰車頂部之後,車內的機炮手才從車裏鑽了出來。
兩個人打了一個照麵,都嚇了一跳。機炮手滿臉被油煙熏得漆黑,看起來和非洲黑叔叔完全有一拚。姚文建當然是熟悉裝甲部隊特點的人,可也沒想到裏麵的人能被熏成這個樣子。
機炮手完全沒想到能在這裏看到自己的戰友,發現姚文建的時候,下意識的就想拔出手槍開槍,要不是他本來是技術兵種出身,出槍速度不快的話,姚文建弄不好就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就這麼耽誤了一下,機炮手已經看清了姚文建的樣子,別的也許可以假冒,但是姚文建身上的軍裝隻有國防軍的作戰序列當中有部分配發,還都是與吳畏有關係的部隊,當然不可能看錯。
所以機炮手舉著手槍,脫口問道:“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