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香妹拉兒子不成一怒之下自己走上前去,拉長了臉,“青萍,你先回去煮飯,中午送過來給我和你老公吃。”
“老公”兩個字柳香妹說的特別用力,發聲響亮,離他們近的幾個人都回頭朝這邊看了看。
這就是柳香妹想要達到的效果,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女人是有老公的,看她還敢不敢厚臉皮跟其他男人搭訕。
她想著自己涉世未深的兒子肯定就是這般被勾搭過去的,心裏別提有多糟心。
“哦。”劉青萍故作不樂意的應了一聲,她剛好挑不動了,回去煮飯倒也好。她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徑直朝河岸上走去。
旁邊的劉泉立尷尬地抓著頭皮,勾起嘴角,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起身去拿擱在灘塗上的扁擔。
婆家離柳家河不遠,劉青萍走了二十多分鍾就到了。
她將米和菜拿到井邊洗,井邊鄰居顧奶奶正在洗菜。
一口老井是村西邊四五家人共用的,池塘在村口離的有些遠,幾戶人家除了洗衣服去池塘。洗米,洗菜就都在老井這裏。
“顧奶奶,好。”劉青萍微笑打了個招呼。
“青萍啊,新婚休息在家呐,看你們今早一家子都出去了,拿著扁擔,奮箕。”顧奶奶一邊洗菜一邊說著。
“哦,我們去挑泥了。”
“哦,那你要做飯送去給建平吧。”
“嗯。”劉青萍抬頭看了看顧奶奶,這個兩鬢斑白的老婆子長年省吃儉用,一大把年紀還經常和老伴一起拿一些小活回家做。
前世劉青萍經常看到顧奶奶家的燈要亮到半夜,有時還能聽到繞線機吱嘎吱嘎的聲音,那定是顧奶奶拿了理線的活。
鎮上有人家會把亂作一團的線讓人拿回家整理出來,整理好了給點費用。顧奶奶就經常去接這些活回來做。
顧奶奶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
女兒遠嫁了,每年過年回來看她一次,四個兒子則與她同村。他們兩老與小兒子住一起,所有攢的錢也都隻用在這個與小兒子一起的家。
除了幺兒家她管,其他兒子分家以後她就都不在管了。
大兒子家造房子沒人煮飯,想讓她來幫忙,她回兒媳婦一句:“我們可是分家了的。”
二兒子家工作忙,兩個娃讀書中午沒飯吃,想去奶奶家搭夥給孩子吃個中飯,她回二兒媳一句:“我們可是分家了的。”
三兒子家小娃娃有幾天在奶奶家的廚房偷吃菜,她把娃抱回三兒子家,對三媳婦說:“我們可是分家了的,娃不能總來偷吃菜。”
按她老人家的理念就是以後走了是要幺兒來送終的,她現在也隻跟幺兒親,其他兒子分家了就不在與她有多少關係。
當時的劉青萍有些不太理解顧奶奶的想法,農村有些老人就是隻想跟著幺兒過,特疼老小,劉青萍的父母也是如此。
望著顧奶奶樹皮般皺的雙手,劉青萍隻想提醒顧奶奶一句,還是一碗水端平的好。
因為她現在的小兒媳婦在一年以後會跟她吵架,而且還會不停的鬧分家,甚至最後為了分家扇她耳光,放話說要是不分家就要與她兒子離婚。
為了小兒子的婚姻顧奶奶最後和老伴隻得含淚搬回到已經破爛不堪的老宅。
其他兒子都沒有為她說話,隻是出了點錢修繕了老宅。
劉青萍念著前世顧奶奶對自己的恩情,想提醒一下她。
前世劉青萍遭受家暴的時候顧奶奶也過來勸過架,而且還幫忙找過韓主任來協調。
其實當時的劉青萍是可以提出離婚的,隻是農村女人離婚到底是件極不光彩的事,而且她也沒有太大的勇氣獨自一人帶著孩子過,能將就就將就著過了。
畢竟這還是個家。
現在的劉青萍真想甩幾個耳光給當時的自己。別人都不要這個家了,你還家,家,家呢。
不過此刻的劉青萍隻嫁過來三天,總不好就此評論起鄰居來。
她笑著彎腰從井裏打起一桶水,提到顧奶奶身旁,然後把空著的搪瓷盆倒滿水。
顧奶奶看劉青萍為她的空盆子添滿了水,褶子堆滿臉開心的連說:“謝謝,謝謝,真是個好人,柳香妹可真有福氣啊,娶到這麼好的兒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