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醬香山胖頭(2 / 2)

葉瑜搖搖頭,驚嚇倒是沒有,就是有些突然,他現在沒了睡意便翻身起床,今天要穿的衣服被父母放在床頭,自己就能穿,至於被子,他還疊不動,隻能先攤平放在炕上。

就在他穿衣服的時候,大紅已經張開翅膀滑翔到炕櫃上,直直的盯著葉瑜,也不管葉敬要帶它出去。

直到葉瑜踩著凳子下床,它才大搖大擺地跟著離開。

另一邊用紅頭繩紮著兩個小揪的女孩手裏拿著兩個雞蛋從院子裏走了過來。

“今天咱家的母雞可爭氣了,一共下了四個蛋呢!”

葉家一共養了四隻雞,一公三母,公雞就是剛剛進了房間的大紅,一般情況下一隻母雞一天隻能下一個蛋,今天卻多下了一個,是很難得情況。

“啊,我就說嘛,咱們之前出去抓了些小蟲子給雞吃一定是有用的,你們還不相信。”

葉敬很自信地說:“一會中午可以再去抓點。”

杏花點頭如小雞啄米,“我也要一起去。”

“寶哥兒你要不要一起去玩啊?”葉敬對著自個弟弟發出邀請,他沒覺得寶哥會答應,隻是問一句,卻沒想到話剛出口就看到葉瑜點頭。

“那咱們吃完飯就走,我跟你說啊,咱家旁邊有一片可大的平地,可空曠了,偶爾還能看到兔子,要是能捉到一隻就好了。”

葉敬說著還麵露向往。

“咱奶做的燜兔肉也好吃。”杏花想到過年時吃的兔子肉不由得舔了舔嘴唇。

葉瑜看了看青磚瓦房,又想到每天桌上貧乏的飯菜,在心裏發愁,他雖然沒啥記憶了,但到底算得上一個穿越者,還是要想辦法改善家裏的生活,至少得讓全家過上想吃肉就吃肉的生活吧。

通過他這幾年的打探,發現這個朝代的發展跟宋朝有點像,但又不一樣,遠的不說,在食物這塊就有極大的不同,像是土豆、地瓜、玉米這樣不該現在出現的食物卻都出現了,是農民常種的作物。

哦,這時代的玉米叫棒子。

雖都說士農工商,但能改善家裏情況最快最直接的法子其實還是商。

隻是,葉瑜攤開手看著自己的小胳膊小腿長長歎了口氣,快點長大吧,四歲的孩子幹啥都不行,更別提他現在囿於身體,連說話都費勁。

中午飯是葉大嫂回來做的,都是幹飯,畢竟做的體力活,中午這頓不吃飽可就沒力氣了。

跟村裏別家雞蛋都攢著等集市時賣出去不一樣,葉家的雞蛋基本都叫幾個孩子吃完了,尤其今天葉大嫂一看雞下了四個蛋就更高興了,她直接用兩個蛋做了雞蛋羹,剩下兩個則煮成了白水蛋,想著一會去地裏送飯的時候帶過去,給其他人也補補。

葉河是回家吃的飯,吃完後沒再出去,他年紀畢竟也不大。下午日頭烈,千萬別把孩子曬出個好歹來。

得知葉瑜幾人要出去玩,他想了想還是跟著一起了,要不然實在不放心。

出門挑的是沒那麼曬的時候,幾人手牽著手沿著泥路往東邊走。

從上往下看,葉家村整個呈凸型,凸起的那一塊屬於宗祠,從村名就能看出來村子裏多數都姓葉,村裏任意兩個人往前數五六輩興許還是同一個祖宗,也因此村子裏宗族之風甚重,就連裏長也姓葉,負責教化的耆老也都是葉家的老人。

葉瑜家就住在東邊靠鬆山的那一塊,此時再往東走就快到山腳下了,葉敬說的地方雖不在山裏,但也離山不遠。

是一大塊草地,除了草還有些不知名的野花。

他們剛到就有小孩湊上來,“寶哥兒你身體好了嗎?之前我想去你家看你,但是被我娘給攔住了,她說我去就是給你們添亂。”

說話的小孩可以稱得上一句白胖,一看就知道家裏是有家底的,這也沒錯,他叫葉明輝,家境頗為殷實,爹是個童生,因著本朝對讀書人的優待,他們家的田地可以免稅,家裏也不用交公糧,在葉家村,甚至是整個黑河縣都算是富戶。

葉童生本可以在縣裏謀個小官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卻回了村,還在村裏開了個小學堂,束脩不貴,農家人湊一湊能交得起,雖然教的不深,但略識幾個字還是綽綽有餘,至於有天賦的學生,他會建議家長將孩子送去縣裏的學堂,這樣也不會耽誤他們。

除了教學,他偶爾還會結合生辰八字幫剛出生的孩子取名,像葉瑜兄弟的名字就是他起的。

“是呀是呀,寶哥兒你都好久沒出來了。”

其他孩子也嘰嘰喳喳的湊過來。

“我都好了,以後可以去家裏叫我出來玩。”

可能是因為性格沉穩,葉瑜的小夥伴並不少,他還算是這個年紀小孩的小頭頭呢。

小夥伴們隻聊了兩句,很快就一哄而散各自去找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