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13章 豆腐與豆幹(2 / 2)

幾十兩銀子不能算少了,但是葉家人卻不準備把豆腐方子這麼早就傳出去,就算要公開,也得等一段時間,至少得先讓村裏多積累些財富。

雖說就算是隻教給村民,方子流露出去的風險也不小,畢竟村裏人誰沒幾個親戚,一求情,方子估計就守不住了,但至少不能從他們家流出去。

葉瑜也坐在一邊仔細聽,那男子見一小兒坐在炕上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小孩能聽懂啥,也許就是覺得好玩罷了。

葉父想了想,道:“方子暫時不能賣,但若是你們食肆從我們村進豆腐,量大的話可以便宜一些。”

中年男子聞言不由凝眉,仔細考量,縣城裏大多酒樓食肆還沒進豆腐的原因就一點,他們都覺得豆腐是賤食,比不得山珍海味,多是貧民在吃,肯定賣不得幾個錢。

也確實,一塊巴掌大的豆腐不過才三四文錢,就算舍不得錢,拿一升的豆子也能換,換來的豆腐放湯裏一燉至少能吃一天,這也算是貧民少有的能換換口味的時候了。

但可能因為李氏是白手起家,他覺得這豆腐生意頗有賺頭,一塊豆腐不明顯,那百塊千塊呢?

一塊豆腐人人都買得起,光這縣城裏就有幾萬人口,若是一人買一塊…

想到這兒,中年男子默默嘶了一聲,積少成多的道理怎麼那麼多人不懂呢。

“你們能便宜到什麼程度?”

葉父回道,“一斤三文錢。”

零賣的豆腐一斤要四文錢,雖然便宜了一文,但村民們也有賺頭,畢竟省去了人工費。

“你若是同意,便跟我一同去村長家裏商談此事。”

見男子點頭同意,葉父就領著他們去了村長家。

一行人在村長家足足談了一個時辰,男子離開的時候顯然心情不錯,麵上帶著幾分笑意。

村長的心情也挺好,當天下午召集買了豆腐方子的村民開會,不過三言兩語就把事情說清了。

以後他們葉家村的豆腐就有了兩種銷路,一種是一起賣給縣城裏的李氏食肆,一斤豆腐三文錢;第二種則是自己當行商,挑著豆腐去各村或者縣裏散賣,這樣就是由他們自己定價。

前者更輕鬆些,相對的收益會低一些,但因為李家會派人來拉豆腐,隻用繳一次進門稅,所以總的來說收益相差不大。

至於要選擇哪種,就是村民們自己的事了。

說完正事,村長就叫散了。

村民們也急著回家商量,很快就作鳥獸散。

倒是葉父有幾分發愁,“咱家的豆幹咋賣?”

葉瑜心裏有幾分計較,索性就不跟人合作了,他們自己賣。

唯有一個問題,“若是在縣城裏租一個鋪子,租金需要多少?”

對這種事情,葉家人確實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主要是他們從沒想過要租房。

葉老頭拍板,“明天老三你去一趟縣城,去店宅務那裏看看有沒有適合的鋪子,順帶再帶著寶哥兒去醫館叫吳大夫看看。”

店宅務是專管租房的朝廷部門,因為有朝廷補貼,相比較私人租房,會更便宜實惠。

葉父低聲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