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章:莫笑朝堂木訥人,再落一城定北方(2 / 2)

“至於雪津城,那是一處塞城,幾乎都是軍戶居住,除了基本的生活建築外,連一家像樣的店鋪都沒有,很多物資都是官府直接管控的,那邊由於常年受蠻兵侵擾,道路都是寬窄不一的。在那開放貿易,首先就要擴建城池,再是開路,無異於重建一城。”

“所以,老師曾問,為何不再建一城?”

……

京都內城垂拱殿

一身紫衣綾羅,腰纏玉帶鉤,鬢發烏黑亮麗,雙眼炯炯有神,曾尚然朝身側宦官吩咐,“拿輿圖來。”

正位上的人著黑袍,其上秀著墨龍,大周屬水,當朝年號為昭天,昭天帝王衡。

曾尚然指著近海的荒口和塞城雪津,遒勁有力道:“滿堂諸公分兩派,一是荒口,二是雪津。陛下若要臣坦而言之,臣便直說了。”

王衡眯著眼,上了年紀後人慵懶了不少,“愛卿直言無妨。”

曾尚然微微拘禮,抬頭看著輿圖,目光傳神:“諸公皆錯!通商,為何通商?當為民之富足、國之強盛。既既如此,開荒口作甚,在大興山脈開路,即便成了,於我大周何溢,莫非要將鹽鐵、糧草源源不斷往北蠻運,用來換取牛羊享口福之力,還是收留那些北蠻不要的劣等馬?”

“如此得來的戰馬,尚不如天門將領和蠻族部落私下交易的來得高壯!”

王衡皺眉,有些煩躁:“莫拿天門關之事做文章,錦州戰亂讓五大養馬場癱瘓了兩個,若非如此,李靖怎會私下行此事。”

曾尚然心中了然,這事估計是陛下默許的,接著道:“雪津倒是可以開放,但它是塞城,塞城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樣子,陛下或許不知,但臣曾經見過,若想把塞城改建成一座商貿重鎮,且不說要耗費多少財力,天下就一人能做到。”

王衡眼珠子一轉,“你是說墨學秦量吧,他在淮河流域修運河,給不了你。”

曾尚然卻不意外,接著道:“如果雪津城成了商貿中心,那麼周遭一定會誕生大大小小的商鎮,如此以往,雪津以北定是蠻族人居住,雪津以南則是大周子民。”

王衡頷首,他忽然意識到什麼,正襟危坐,“此舉有利於邊疆安穩,更有利於推動雪津城兩邊的民族融合。不對,”王衡眉頭緊索,“曾尚然,你想說的應該另有其事。”

曾尚然拱手,反問道:“陛下可曾想過,再建一城?”

王衡這下困惑了,“建什麼城,叫什麼?”他瞧著輿圖,不得其解。

曾尚然麵帶笑意,手指越過北地、越過雪津城,落在了一處草原之上,“建在此地!臣當年為了戰況所需,用鹽水灑盡了一片平原,如今雖數十年過去,但那片平原仍長不出草來。”

王衡皺眉,那裏雖明麵上不是北蠻王庭的地盤,但大周在那裏並無一磚一瓦。但下一刻,他回想起曾尚然最開始的話,通商,為何通商?

下一刻,王衡用手猛拍書案,大步上前,雙眼圓瞪,明亮目光直勾勾地看著草原之上,他嘴角裂開,幾欲大笑,他的手指觸碰著輿圖,指得比曾尚然還高,戳在了北蠻王庭上,“就如你所言,便建他一座城池!若此城得建,雪津城就是他身後的屏障,要調重兵把手。曾尚然,你告訴朕,若想將雪津城擴建為邊城,誰能行?還有,誰能替朕守好這出邊城?”

曾尚然拘禮,脫口而出,“工部侍郎陳巧,兵部侍郎孫穆,前者本就是工匠出身,當工部侍郎反倒難住他了,後者則是舉家都在京都。”

王衡擺手隨意道:“朕準了,他們官員的調動明日送來。”

王衡重新坐回椅子上,笑道:“你曾尚然坐家中,胸中斷了天下事。你可知涼州武城?”

曾尚然回答,“自是知道,柳召亭親自在《朝陽述》寫了篇文章,武夫憑何開太平,天下當有朝廷定。”

王衡撫須笑道:“那少年陸昂好本事,說得宗良啞口無言,還打得他自閉於武樓。宗良一倒,涼州之事就有眉目了。朕派了七皇子去了涼州,你覺得如何?”

曾尚然閉口扣不提皇子,反倒吹捧起了陸昂,“那少年不錯。宗良可以倒,但背後不能有朝廷的影子,陸昂做得很好。陛下不如給他些封賞,讓天下人知道皇恩浩蕩?”

王衡批改奏折的筆一頓,“是該給些封賞,給什麼呢!”

王衡仰目稍作思考,筆鋒一轉,在一旁的宣紙上寫下一行字:平武子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