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琅嬛藏書孕道種,行功演法第一人(2 / 3)

若自己不當回事,不把規矩立下。回頭自己不在了,其他族人趁機欺負自己孫子怎麼辦?

忽然,伏丹維想到了什麼,仔細觀察書館。

書館古香古色,共計三層。紅木大架上陳列伏家收集的真凡兩類,共計十二部,七十二萬本書。其中修真六部有道、法、術、技、雜、聞。計八萬冊,包羅修行界的天文地理、道法咒術、丹器符陣以及異聞奇談。

當然,也不乏伏衡華自己撰寫的書。諸如《百經千脈人體圖》《千法元集》《觀夢算卜》《北辰元星圖》等。

“沒少什麼東西,剛才著火爆炸,是哪裏弄的?”

伏丹維目光落在通往二樓的階梯。

不好!

衡華心中一動,連忙道:“咳咳……三哥,你突破到真火境了?”

“對。我來挑選接下來的功法。要用‘靈俑’測算嗎?”

“年前你來的那次,我就看出你築基圓滿,算到你即將突破。已經給你備了三本真火境的功法。當然,檢查一下最好。”

伏衡華伸手在伏向風肩膀輕拍。

“有一縷鳳氣縈繞,是得到外在的機緣?撿了鳳凰的翎羽,還是吃了沾染鳳氣的靈草?鳳為風火之精,看來我給你準備的這三本書正好合適。”

隨後,衡華取來木偶:“注入法力——您老幹什麼呢?”

伏丹維腳步一頓,暫緩上樓的動作:“老夫去樓上瞧瞧。築基以上的功法,不都在二樓?”

“我年前算出三哥的修行進度,已經把他要用的典籍放在一樓。”

衡華招招手,中廳小書架飛來三本修行典籍。

“你老這麼急,來來,幫三哥掌掌眼,我給三哥檢查身體。”

將伏丹維拉回來,伏衡華偷瞥樓梯上邊,見恒壽垂下一條紅色瓔珞——打掃完畢。

衡華暗暗鬆了口氣。

把現場收拾好,別讓祖父發現就成。

伏衡華為自己推演功法,是瞞著族裏弄的。

伏向風將真元注入木偶,原本做工粗糙簡單的木偶變化為相貌和他相仿的小人,表麵出現一個個穴竅經絡。

接著,他運轉自己目前修行的功法,木偶的經脈緩緩流動真元。

功法,乃修行者“師法自然”而來。以人體模擬天地,將天地運行具現於人體之內。

傳聞,世間第一位修行者本為凡人。通過觀摩天地自然之理,徹悟真氣運行之理。因此,每一篇功法都可以視作一種天地之理的運行。

伏衡華看著木偶,那真元的流動,猶如一陣風在天地間流動。

“先等一會兒,讓真元多走幾圈。對了,三哥。你這次回來,還打算出門嗎?”

“暫時在家裏待幾天,沉下心,好好修煉。怎麼,又打算讓我幫你捎東西?”

“沒,隨便問問。”

“你三哥回頭要去風門島,坐鎮咱們家的產業。”

伏丹維翻閱三本修行典籍。

功法典籍有大眾版和秘篆版兩類。

大眾版,以普通文字書寫,隨便閱讀修煉。而秘篆版,多是高等功法為求保密,以特殊靈文進行撰寫。

破譯靈文,也是演法師的工作之一。如今這三篇功法,都是伏衡華破解完畢的大眾版。

隨看隨學。

伏丹維看罷,遞給伏向風:“你弟幫你挑的,一篇是玄風秘法,一篇是風火合練,還有一篇是提純火精的。第三篇就罷了,不合適你,前兩篇你自己抉擇。”

一千五百年前,東萊神洲沉沒,天地元氣隨之大變。

原本五行舒合、水火二氣占比相同。可到萬島時代,天地間水靈之氣充沛。修煉火法,難之又難。

而隨著天地大變,修士驚訝地發現。原本依照神州時代創造傳承的修行法訣,逐漸跟不上這個新環境。

功法,師天地萬象而來。天地異變,功法自然要跟著改。

水靈之氣徹底壓倒木火土金。一切以“陰陽五行”為根基的功法咒術,都需要進行調整。

潮汐的引力扭曲太陰,間接導致太陽和其他星辰的軌跡變化。一應以星辰為媒介的道法,都要跟著調整。

所以,演法師這個職業應運而生。

演天地之道,法萬象之理。

向風明白火法難修,自然不會去選。

大略看了前兩篇,他皺眉道:“沒有速成點的?盡快結丹那種?”

伏丹維目光微動,既欣慰又感慨。

衡華聽到向風的話,頭也不抬,盯著木偶道:

“築基三境,先定道基,提純真元。再煉真火,熬煉玉液。最後締結玄胎,合坎離龍虎,成就大道金丹。這個過程短則數十年,長則數百載。三哥如果打算在十年之內速成結丹,那是別想了。”

伏衡華擅長演算,在他的預測中,伏向風要結丹,至少五十年後才有拚一把的可能性。

“哪怕我得了鳳緣?”說話時,他按照自己的運功速度,一點點推動木偶演算。

衡華觀察運功路線,記錄三哥在各經脈中的運功速度:“你得鳳翎機緣的事,我的確預測不到。但我已經事先把你得到機緣的可能考慮在內。

“五十年。五十年後,你才有結丹的可能。咱們這一脈要說最快結丹,還得看五叔。隻是他目前距離鑄丹雖然隻差臨門一腳,但十年內希望不大。應該要十三年。”

隻差三年,蟠龍島就有易主的危機。

伏丹維也道:“蟠龍島的事,風兒無須在意。縱然這座島被你十七叔拿去。他也是咱們伏家人,不會對咱們柏皇堂如何。”

“但他是白榆堂的人,”衡華淡淡道,“白榆堂那邊人丁稀少,也有十幾個嫡係族人。您老要是真不在了,蟠龍島自然輪不到咱們家住。”

伏家在延龍水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修行家族。曆經千載,有好幾個金丹大修士坐鎮,威名赫赫。

然而僧多粥少,伏家擁有的三島十八嶼中,隻有兩條下等一品的靈脈。

一曰“玄鳳”,靈脈即將升華為中等三品,是伏家祖庭。

一曰“蟠龍”,便是眼下這座蟠龍島,由柏皇堂的長老伏丹維執掌。此島孤懸在外,與伏家諸島嶼相隔較遠,水妖頻出。是早年伏丹維與父親從族內走出,來到這片廢墟之地構建靈脈,經營數百年而成。

當下伏丹維壽元將盡,柏皇堂無力守護蟠龍島。而白榆堂的金丹修士風頭正盛,又是天縱之才,眼下卻無修行寶地。

族裏麵的打算,是等伏丹維壽終後,柏皇堂一脈搬出,由白榆堂入駐。然後白榆堂暫時肩負起,保護柏皇堂族人的責任。

搬出去容易,想要再回來,那可就難了。

伏丹維笑道:“白榆堂那邊的金焰嶼也不錯。老夫跟大長老商量過,回頭再拿一個靈嶼並過去。你們至少能有一條下等二品的‘燕頷’靈脈。”

伏向風心中不是滋味。

他們柏皇堂在蟠龍島經營七百年。從下等三品的靈脈一點點升級。雖然族中其他人也出力過,但自家明顯付出更多。多少叔伯長輩為了蟠龍島戰死?而這座島之所以能複原舊貌,完全是老爺子當年一眾好友前來幫忙。

自己也好,衡華也罷,都在這裏出生長大。

幾代人的記憶和犧牲,豈能輕易讓出?

衡華也想起自己父母的死。

三十年前那場妖潮,柏皇堂傷亡慘重,嫡係族人存留不過二十人。而作為金丹長老的伏丹維,更是燃燒三百年壽歲,才把那三頭金丹蛟龍打死。

想到這,衡華垂眉低首,遮掩自己發紅的眼角,淡淡道:“您老放心。孫兒已經在幫你推演功法。等您老突破,再添五百壽歲。這蟠龍島,依舊是咱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