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藍色的小房子(2 / 2)

張曦然想了想,壞笑著說道:“女人?”

“女人?那叫什麼?我們叫,尋春大樂團?”伍家鑫看著另外三個人笑了。

“太變態了吧!!”張思思驚訝地捂住了嘴巴,這些男生一天到晚腦海裏都在想些什麼呢。

“嗯,是有點變態。我們改得文雅一點,不能那麼明顯。我們叫,就叫——春天探索者吧,怎麼樣?!”張曦然為自己想到這個名字感到驚喜。

“牛逼。”這個名字也得到了廖波波的肯定。“我們的英文名字就叫spring explorer。”

非常好,大家都同意了這個名字。

解決了名字的問題,解決分工就相對簡單多了。廖波波是主唱兼吉他手,另外一個吉他手是伍家鑫,張曦然是貝斯手,張思思就是鼓手了。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排練場地。學校裏其實有一個排練房,但是學校樂隊眾多,並且排練房有時間控製,很多樂隊都是在學校後門外,有一排平房那裏租房子排練。那裏有學校後山,平時沒什麼人住,偶爾會有一些周邊工地的民工租,還有一些小飯館。租金便宜,時間基本不受限製,隻要不要玩到太晚。所以,這裏成了所有樂隊的搖滾基地。

經過商量之後,他們也在後山租了個房子。那是一個隻有十來平的小小的平房,沒有裝修,他們買了油漆,三個大男人把房間裏麵全部塗成藍色。這樣裏麵就舒服多了,成為了他們神聖的烏托邦。

把樂器,音箱都搬了進去以後,他們都非常的興奮。大學四年,除了枯燥的學習,他們還能為了共同的理想聚在一起,這種緣分來之不易。

最高興的是張思思。她拿著剩下的油漆和刷子,在一排平房對著,學校破舊的後門圍牆上,寫下:我有一所房子 麵朝大海 春暖花開。

藍色的幾個大字,在夕陽的照耀下,特別好看。四個青年坐在平台前的台階上。傻乎乎的。幻想著自己的理想生活。

從那以後,每天黃昏,他們都一起在藍色小房子裏度過。他們剛開始會排練一些翻唱,各種各樣的。比如樸樹、許巍、新褲子、木馬樂隊這些。慢慢地,他們開始自己創作。拿著筆和紙,拿著琴,開著音箱。在昏暗的燈光下,狹隘的房子裏。碰撞著彼此的靈感。這些歲月,不管過去多少年,都是青春中最美的時刻。

私下的時候,張曦然會和思思約會。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曦然發現她是一個善良單純的姑娘。雖然外表看起來很搖滾,但這隻不過是她為了自己理想的偽裝。而思思也會覺得張曦然是個比較溫和,相處起來比較舒服的可愛男生。

所以,私底下,張曦然會教思思彈木吉他。他們會在學校後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剛開始的時候,是張曦然給思思伴奏。思思的聲音很好聽,溫婉中帶幾分沙啞,就像帶著細小沙粒的海風刮過小腿那種舒服的感覺。張曦然非常喜歡思思的聲音。再後來,張曦然也會教思思彈琴,從指法到和弦,很有耐心的。但是思思怕手疼,進展很慢。有的時候,思思看著自己被吉他弦弄得通紅的指腹,嘟起嘴巴的可愛樣子,讓張曦然的心裏滿滿的都是憐愛。就算是晚上回到了宿舍躺在床上,他想起來也會笑。難道這就是戀愛嗎?他不知道,張曦然之前沒有談過戀愛,但他覺得自己的心裏甜甜的。

張曦然不像馮明輝,他不會把自己的心事說出來,他隻是把自己對張思思的感覺,深深地埋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