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7章 心意(2 / 2)

“好的結果?”安王想起方才一身壽衣,白綾覆麵的女子,唇角勾起一抹不明意味的笑,問道:“何為好結果?”

李嬤嬤略略沉吟,答道:“多子多孫,百年好合。”

這樣的話,每回安王娶妃時,李嬤嬤都會說,而安王則每回都當笑話般,輕浮的應下,過後不久,華嚴寺便會收到“安王妃歿”的消息。李嬤嬤想起曾經那些安王妃死時的慘狀,細細的柳眉皺成了一團,她猶豫須臾,補充道:“側妃娘娘,不同於殿下以往的妃子,她是個不錯的姑娘,還望殿下,能夠憐惜她些。”

……不錯?

安王眉頭微挑,卻是想起了那掛在喜帳上的“玉麵書生”和“妙音公子”,不知李嬤嬤是否見過。他唇角勾出一道諷色,問:“嬤嬤可是問過冉姑娘的心意,若她心有所屬,母後豈不是給她拉錯了郎配?”

李嬤嬤一怔,沒想到殿下會說出這樣的話:“殿下這是何意?”

這話聽起來好像是與冉柔相熟,不然怎會知曉,她心有所屬?

安王殿下卻是沒有回答的意思。

李嬤嬤眼中疑色漸顯。安王從來不會無的放矢,縱使性子變了,有些不該變的東西也總是不會變的,

難不成,冉柔心中真的已另有所屬?可她在陛下指婚前便查過,這將軍府的二小姐,是個久居後宅,甚少拋頭露麵的女子,連適齡的女子都沒見過幾人,更別提男子了。而且她在將軍府多日,亦不曾聽聞什麼閑言碎語,而冉柔也從未有過錯事良配的失意,這點李嬤嬤還是能看出來的。

李嬤嬤想,或許是殿下誤會了什麼,但這事她也不好解釋,隻能道:“出嫁從夫,側妃娘娘應是知道分寸的。”

安王卻是笑了,他道:“哦?是麼。”

李嬤嬤看著安王涼薄淺笑的模樣,心中隱隱不安,她有些擔心,“安王側妃歿”的消息,還未等她趕到華嚴寺,便送到太後娘娘的手上。李嬤嬤抿緊了唇,許久,終是下了決心。

她上前一步,跪在安王身前:“殿下,太後娘娘身子已是極不好了,她與老奴說,生前最後的心願,便是看到您的子嗣出世。”

聽到太後壽限將至的消息,安王的臉上也未露驚色,他就那麼淡淡的瞧著神色悲慟的李嬤嬤,並不應聲。

李嬤嬤跪在地上,哭的老淚縱橫,她膝行道安王麵前,哀求道:“奴婢知曉殿下對娘娘心有不滿,可再不滿,太後娘娘也是殿下的娘親,她如今也唯有這麼一個心願了,還望殿下……憐惜些娘娘吧。”

她知曉殿下不喜人觸碰,哪怕她心裏已是難過到了極點,跪地哀求,卻還是不敢伸出手扯住那片玄色衣角,甚至連眼淚都控製著,不讓它濺到殿下的衣衫。

天邊露出的一絲光亮,終是寂夜中的黑,給這寥寥青天,帶來一片曙光。

李嬤嬤不知道自己求了多久,她隻看到黑夜盡散,晨曦漸露。終於,在第一縷日光刺破雲層,打在她的背上時,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安王答:“可。”

微涼的日光,照在安王臉上,讓他因常年晝伏夜出而白的病態的臉,染上一層金色,他神色淡漠,無悲無喜的模樣,一點都看不出來,這是那個傳聞中狠厲弑殺,神鬼皆懼的活閻羅,到是像極了那是高台上不被俗世所困的神像,冰冷倨傲。日光刺進了他的眼,安王鳳眸微眯,這點動作,總算是給他那張涼薄淡漠的臉,點上一絲活氣。

一字應諾,耗盡了安王所剩不多的耐心,他開口,聲音愈發冰冷:“李嬤嬤,你且回去告訴她,待此事罷,安王府的後宅,本王不想再看到女眷。”

殿下肯讓一步,已是天大的幸事,李嬤嬤又怎會在這些小事上,觸他黴頭?自是爽快應下。這些年太後雖然在華嚴寺清修不理世事,獨獨對安王殿下後宅之事一直放心不下,除卻給安王四次娶妃,還在安王府後宅裏添了不少人。

這些女子不像已故的安王妃們出身名門,都是些小門小戶,清白人家的姑娘。雖然安王妃歿了一個又一個,但是這些個沒名沒分的女子,大多都好好活著,安王殿下從未與他們有過為難,當然,也從未寵幸過,隻當閑人養著罷了。

李嬤嬤保證道:“這些女子,奴婢自會向太後請旨後料理,還請殿下放心。”

而後,李嬤嬤又想起方才殿下所言,說冉柔心有所屬的話,猶豫了下,緩聲補充道:“若殿下實在不喜,待小世子出生,也可去母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