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犬齊當國:扛纛(dào)悍將,北涼不倒的旗幟。滿甲營已滿甲,死戰!
北涼王徐驍有六個義子,六個義子當中,但是六個義子當中又各有優劣。小人陳芝豹戰功累累,人稱白衣兵聖,以他的謀略,無論放在何處都足以裂土封王;白熊袁左宗是當之無愧的將才,武力一流,排兵布陣也一流,若非袁左宗打贏了公主墳一戰,離陽軍都沒有機會去打那西壁壘一戰;祿球兒褚祿山,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才,但凡他會的,他都精通,六個義子當中要說誰的能力能夠勉強和陳芝豹一拚的,隻有褚祿山了;儒家葉熙真,師從趙長陵,擅長陽謀,被稱為是下一任陽才趙長陵;風水師姚簡,精於覓龍察砂,既有士子風流,又能運籌帷幄。
最後就是齊當國了,這個在六個義子當中最平凡的一個,甚至於被人認為他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莫名其妙的成為了北涼王的義子,最擅長的事情,也不過是扛著大纛(古代行軍中的大旗)跟著徐驍的跑前跑後。即便是徐北枳,也認為,齊當國不過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扛徐字王旗往前衝的莽夫而已。甚至於年輕一輩的寧峨眉等戰將,名聲都要比齊當國要大得多。平平無奇,戰功低微,這個說的就是齊當國了。
沙場自古膂力最盛者扛纛。北涼鐵騎三十萬,唯有齊當國當之!
自古將帥出征,身後必豎大旗,而扛旗之人也必然是軍中的猛將。同時,也肩負著替主將一死的任務。益闕大戰時期,徐家軍大敗,稱作天庭巨靈官降世,號稱萬人敵的扛大纛者王翦,為托起城門讓徐驍逃跑,被剁死。錦遼一戰,陳芝豹的父親,扛大纛者陳邛將命換給了徐驍,否則,北涼王的位置或許就是他的了。而徐驍六位義子中的狼犬,扛大纛者齊當國,身上的傷痕更是百戰老卒看到來都會心驚。
涼莽大戰,齊當國毅然率領六千前身為滿甲營的鐵浮屠奔赴龍眼兒平原,滿甲營,死戰。主將齊當國,身先士卒,一人一馬一鐵槍,勢不可擋。與柔然鐵騎不期而遇,雙方陷入膠著的戰局當中,以齊當國為箭頭的騎陣在柔然鐵騎當中穿梭。
錯過了第一場涼莽大戰的齊當國,自覺對不起死去的義父,對不起那西壁壘一戰當中縞素擂鼓的北涼王妃,對不起聽潮閣當中殫精竭慮李義山,更對不起他視作弟弟的徐鳳年。他齊當國,可以死在北涼王徐驍之後,但是,絕對絕不會死在徐鳳年之後!
大漠黃沙鐵甲紅,那個叫洪敬岩的北莽蠻子飛襲而來,齊當國在三破敵陣後已是搖搖欲墜,手臂也在顫抖。但是他麵對這個北莽第二高手,依舊是義無反顧的衝鋒,一記交手,齊當國身上鐵甲盡碎,飛出去十多丈。徐鳳年,終究是沒有趕上。“洪敬岩,你找死,我就讓你死!”他很高興,而且很自豪。
六位義子當中,心思不一,陳芝豹心思最重,褚祿山最深,袁左宗最醇,葉熙真最亂,姚簡最雜,而齊當國,這個憨貨根本就沒有心思。他們與徐鳳年的關係也不一,在徐鳳年長大後,做出的荒唐事,陳芝豹和袁左宗一直冷眼旁觀,褚祿山依舊把徐鳳年當爹一樣,葉熙真和姚簡看似和徐鳳年親近,其實不然。而齊當國,和徐鳳年的交流不多,但是他是發自肺腑的喜歡這個孩子,無論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還是荒唐的時候,正如那年徐鳳年六千裏歸來,齊當國以扛纛之姿出城迎接。直到徐鳳年成為了大宗師,在齊當國心中,徐鳳年都還隻是一個需要照顧的孩子,隨著徐鳳年成就越來越高,齊當國在為他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暗自失落,感覺自己老了,沒有用了,所以他毅然決然的趕赴龍眼兒平原,以無用之軀,為徐鳳年再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