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0章 20.幽會(1 / 3)

快入夜之前,鄭二公子親自來接鍾雪茹,薛氏沒叫鍾雪茹在家裏用膳,鍾雪茹也看出薛氏希望他們用一頓飯增進一下感情,雖然她很饞家裏廚子今日做的排骨湯,但都答應了鄭二公子,也不能臨時反悔。

從都督府往燈節集市有一段距離,他們坐在馬車裏,鄭西亭喋喋不休地同鍾雪茹搭話,鍾雪茹應付著回了幾句。鄭西亭的話題她屬實不感興趣,他說了許多鄭家的趣事,從大房二房三房的關係說到剛及笄的四妹妹與太常寺少卿定了親,鍾雪茹見他恨不得把自家族譜翻出來從上說到下的架勢,複雜地瞅了他許多眼,滿腹吐槽的話還是沒好意思開口。

車上空間不小,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身邊這個人太吵的緣故,鍾雪茹竟覺得悶得慌。她喘了口氣,掀開車簾朝外張望了眼。來燈節的人很多,將路塞得滿滿當當的,馬車行進的速度也慢了不少。鍾雪茹想了會兒,轉身對鄭西亭說道:“二公子,這裏馬車繼續往前不太方便,我們先下車吧。”

鄭西亭覺得這個提議有理,便推開門跟車夫吩咐了一聲。馬車停下,鄭西亭跳下車,轉身就要去扶鍾雪茹下來。鍾雪茹錯開他的手,身後敏捷地一躍而下,拍了拍掌心。她見鄭西亭愣在原地,又問:“怎麼了?”

鄭西亭回了神,有些遺憾地收了收,笑笑:“沒事。雪茹小姐餓了吧?我們先去雍福樓吃飯?我在那兒訂了個廂。”

謔,倒是有備而來。雍福樓也算是個大酒樓,食物美不美味她不清楚,但達官權貴都喜愛在雍福樓宴客,向來這個酒樓和酒樓的掌櫃應當也是有些本事的。鍾雪茹肚子也的確餓了,也不矯情,點了點頭答應。

鄭西亭笑盈盈地去吩咐車夫把馬車停去人少的地方,領著鍾雪茹去了雍福樓的方向。鍾雪茹一路與他保持著距離,即便兩邊人擠著人,不斷地推搡著,她都沒讓自己貼上他,哪怕隻有一瞬。

雍福樓裏果真人聲鼎沸,店小二聽鄭西亭說了來意,便帶著兩人去了二樓南側的廂房裏。廂房倒是幽雅,合上門將屋外的嘈雜隔絕,也算是個不錯的地方。鍾雪茹難得認可了鄭西亭的品味,懶洋洋地坐了下來。

兩人剛坐下沒多久,就有人來敲了門。鍾雪茹隻當是來上菜的店小二,便沒多在意。鄭西亭跑去開門,卻意外地被門口立著的嚇著:“兄長?你怎麼在這?”

鍾雪茹聞聲才抬起頭,門邊站著的可不就是鄭葳蕤的表兄鄭西禾嗎?

“我也在這裏等人,方才無意中往樓下一望,瞧著向你,便向店家問了。”鄭西禾越過鄭西亭的肩,看見了屋裏坐著的鍾雪茹。鍾雪茹朝他點了下頭,鄭西禾笑了起來,打趣般地看著鄭西亭,“難怪今日問你去哪兒你不肯交代,原來是約了鍾小姐。”

鄭西亭有些尷尬地撓撓頭:“兄長,莫開我玩笑了,雪茹小姐還聽著呢。”

“好好,我不打擾你們。”鄭西禾見自家弟弟好不容易開了竅,當然不能誤了他的事兒。他笑著朝屋裏揚聲說道:“鍾小姐,改日再會。”

鍾雪茹暗歎一聲,也回道:“嗯,改日再會。”

鄭西禾轉身離開,鄭西亭合上了門,回身一臉抱歉地看著鍾雪茹:“對不起雪茹小姐,我不知道兄長也……”

鍾雪茹搖搖頭:“沒什麼,今日燈節,會遇見也是自然。鄭堂兄是陪著夫人一起來燈節嗎?”

“應當不是,祖母這幾日病中,嫂子侍疾在側。兄長今日原本也應當陪著祖母,但聽他說與人有約,至於是誰……我不甚清楚。”

鍾雪茹不方便追問鄭家的事情,也不必關心,便沒有再說什麼。氣氛一時間有些尷尬,幸而店小二很快就端來了菜,吃吃喝喝之間,倒是把氛圍給衝淡了。鍾雪茹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和鄭西亭的無話可說,想到未來也許要和這個人過一輩子,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總是很奇妙,過去她也覺得自己與懷興沒有話題,她們卻相處得很好。她和江元佑之間更是距離甚遠,但似乎每次見到她,他總能找到話題與她說話,讓她除了被他惹惱,像隻炸毛小貓一樣張牙舞爪之外,好像從來沒有覺得厭煩過。

她想,喜歡著與不喜歡的,區別就是如此的明顯吧。

桌上的菜肴固然美味,她卻沒有吃下去的欲望,若不是肚子空空急需食物來填滿,她恐怕連筷子都不會動一下。她勉強自己來與鄭西亭相約,但高估了自己的內心,無論如何去營造假象,但內心的情緒卻是騙不了人。

鍾雪茹漸漸有些食不知味,她放下筷子,安靜地看著鄭西亭。鄭西亭人很好,雖然偶爾有些莽撞,滿是少年的青澀感,十分單純好懂。鍾雪茹完全可以演一輩子的戲去欺騙他,去做一個會令他感到歡喜的好妻子。可看著他如此周到地為自己準備了滿桌的食物,興致勃勃地邀請她來看燈,她忽然覺得自己不應該把他給拖下水,去給她當作拒婚的借口。

她已經很造孽地介入到了懷興和江元佑之間,實在不應當再多牽扯一個人。

鍾雪茹認真地決定了,今日陪鄭西亭看完燈,明日就去同母親說清楚,讓她出麵去跟鄭家說,給鄭二公子尋另一個更合適的媳婦兒吧。

心裏的石頭稍稍落地,心境自然也開闊許多,她見鄭西亭已經吃完了飯,便笑著問道:“我們去看燈嗎?”

鄭西亭看著她盈盈目光,有些晃神,好久後才反應過來,呆呆地答了一句:“好。”

京中秋夜燈節是可以與元月上燈節相媲美的日子,緊接在中秋之後,年輕男女們私下相會的節日。集市上的少年少女們會向心儀的對象贈予一隻花燈,若是對方也在今夜結束之前回贈了另一盞,便代表著兩情相悅,他日會向對方提親的意思。民間民風淳樸開放,不似貴門流水席般的相親宴,男男女女們若是互相看對了眼,自然就能結成夫妻。如此想來,反倒是尋常百姓更叫人豔羨。

入了集市,品種繁多的花燈映入眼簾,女孩子們最喜歡兔子燈,鍾雪茹看著賣燈的老板連著賣了三隻兔子燈,笑得都合不攏嘴。

鄭西亭見鍾雪茹的目光落在了賣花燈的攤子上,隻當鍾雪茹也想要一盞燈,便上前幾步向老板詢問:“老板,這兔子燈怎麼賣?”

“這邊的是一兩銀子一盞,那邊的是二兩,公子看中了哪個?”

鍾雪茹聽見價格,趕忙把鄭西亭給拽了回來。這幾日管家的經曆讓她這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小女子總算知道了點柴米油鹽的珍貴,這做工平平的兔子燈都得畫一兩銀子,要知道每鬥米都隻三十文,這一兩銀子的兔子燈能換貧苦人家吃多久的飯菜。

鍾雪茹倒也不是吝嗇,鄭家也不缺這點錢,隻是她衡量過自己與鄭西亭的關係,並不打算收他的禮物,收了禮物便欠了情意,已經吃了一頓飯,再多花銀子,她實在是有些不樂意了。

當然,她也不能直說不想收,隻能以太過昂貴推辭。鄭西亭大約是沒想到都督府上的三小姐竟然有如此節儉的美德,但既然鍾雪茹不願意,他也不勉強,之後再送她些她喜歡的東西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