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葭萌關之初戰(3 / 3)

馬忠正好從堂下走過。

曹朋最後那幾句看似自言自語的嘀咕,卻清楚的傳入他的耳中。

馬忠臉色一變,大聲喊道:“大丈夫做事,自有擔當。我投奔玄德公,乃我自己選擇,與我家族沒有幹係。大將軍又豈能因此,牽累無辜?”

曹朋看了他一眼,嘿嘿一笑,轉身走進大廳。

可是那笑聲,卻讓馬忠心裏,感到一陣慌亂……

“公苗先生,依你所言,這馬忠果真是個人才?”

曹朋回到了廳上,卻見那廳上端坐之人,一臉的驚訝之色。

此人名叫閻芝,是嚴顏派來的使者。

原來,在曹朋進駐漢中之前,曹彰已經起兵,兵臨魚複。但曹彰並沒有急於開戰,而是派人前往巴郡,拜會嚴顏。同時,曹彰還帶去了一封曹操的書信,請嚴顏轉交給劉偱。嚴顏而今,也是在兩難之中,不知如何是好。

劉璋突然被殺,使得嚴顏手足無措。

他雖然表示,要為劉璋報仇,可劉璋這一死,西川必然大亂。曹操坐擁荊襄,斷然不會不理。到時候,曹操一定會出兵攻打,他又該何去何從?

劉璋不死,嚴顏自是忠貞不二。

可劉璋而今一死,曹操又打著為劉璋報仇的旗號,卻讓嚴顏有些犯難了。

他對劉備,感官很差。

當初劉璋請劉備入川,嚴顏就不太同意。

他認為,劉備一旦入川,則巴蜀必將動蕩。特別是巴蜀豪強,將會遭受到一場不可避免的波及。但劉璋卻不聽,依舊堅持,讓劉備入川……

而今劉璋,果然死了!

嚴顏有些迷茫了……

這時候,曹彰帶著曹朋和曹操的書信來到嚴顏跟前,又使得嚴顏更加迷茫。

曹朋和嚴顏,是老朋友了。

兩人這幾年書信不斷,卻從不討論什麼政事。

曹朋多是以請教的口吻,說一些他的經曆。比如攻打河湟,以及征伐遼東,攻占高句麗,吞並扶餘國……諸如此類的事情,或是請教,或是講述。

一來二去,嚴顏對曹朋的防範之心也就淡了。

有時候,他甚至把曹朋引為知己,時常將曹朋書信中談論的事情,當作酒宴上的談資,與人說起,著實漲了不少麵子。如果劉璋還活著,曹朋書信中有招攬勸降之意,嚴顏二話不說,變化撕了書信,和曹朋翻臉。

可現在……

曹朋書信的內容非常簡單:老將軍忠義剛烈,我一直都很敬佩。

以前,劉益州在的時候,我便有意勸說。可我知道老將軍不會聽,若我說出口,你必然與我絕交。可現在劉益州走了,老將軍以為劉偱真的能抵擋住劉備嗎?那劉備是梟雄,更是人傑……一旦他穩住益州局勢,必然會對巴郡用兵。到時候,老將軍又該何去何從?而巴郡也將生靈塗炭。

我不說魏王有多好,但是魏王治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都很幸福。

老將軍不為自己考慮,也該為巴郡的鄉親考慮。

劉備到一地方,就會大動幹戈。當初徐州,錢糧廣盛,百姓富庶。但劉備去了徐州以後,很快就人口銳減,戰事不斷,令生靈塗炭;然後他又去了荊州。裹挾百姓逃亡,結果差一點讓百姓陷入死地……他坐鎮荊南事,勾結武陵蠻,大肆侵吞漢室子民的利益,到頭來把一個破敗的荊南一丟,跑去了西川。而據我所知,他到了西川後,與蠻人勾結,往來親密。

老將軍是個老實人,也是個好人!

該何去何從,想必老將軍自有一番計較……

如果說,曹朋這封信,讓嚴顏不得不沉思。

那麼曹操的書信內容更加簡單:若孤入西川,必不犯西川分毫!

言下之意,我會保證你們西川豪強,還有百姓們的利益!這一個保證,讓嚴顏不得不深思。是孤軍奮戰?還是歸順朝廷?一時間他也猶豫不決。

嚴顏把曹操的書信,派人送往巴西。

而後又派閻芝,找曹朋進行磋商。

相比之下,嚴顏更信任曹朋。即便曹彰是曹操的親兒子,可是在嚴顏眼中,終究比不得曹朋那邊可以信賴。畢竟,曹彰的年紀,小了一些。

曹朋也不大,但聲名在外。

更何況,數載往來,嚴顏自然對曹朋更加信賴。

馬忠不認識閻芝,可閻芝卻聽說過馬忠的名字。

馬忠前腳剛出去,閻芝就把馬忠的情況,簡單於曹朋說了一遍,頓時引起了曹朋的注意力。

曹朋也非常幹脆,二話不說,將馬忠扣下。

“公苗,請回去轉告老將軍,就說我可以保證,世子值得信賴。

老將軍的擔憂,我非常了解。但而今非是兩國之戰,而是正邪交鋒……不管怎樣,老將軍是朝廷委任,而那劉備,隻不過是一個亂臣賊子。

何去何從,想來老將軍心裏自然清楚。”

閻芝點頭表示記下,和曹朋又交談一番,這才告辭離去。

送走了閻芝,曹朋端坐在廳堂之上。

外麵腳步聲傳來,卻見法正匆匆走進了廳堂。

“公子,我有一計,雖凶險,但若成功,可使諸葛孔明,方寸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