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不對稱之戰(2 / 3)

而五銖錢,在經過李儒劣幣衝擊之後,已難以在市麵流通。

劉璋曾發行過百五銖,可是效果並不明顯。

西川信用的破滅,即便是發行貨幣,也無法挽回局勢。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入建安重寶,來穩定經濟局勢。可問題是,一旦建安重寶流入西川,則西川必然受曹操控製,歸附隻在早晚。劉璋本人,猶豫不決,難以下定決心。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派人請劉備前來商議對策,卻不想……

而劉璋一死,劉備入主成都。

進一步令益州局勢動蕩起來,剛剛穩定的經濟民生,徹底混亂起來。

如此情況下,曹朋攻打益州,並無太大障礙。

哪怕諸葛亮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挽回益州而今這危局。

攻破益州,不過早晚而已。

曹朋在了解了情況之後,也就失去了和諸葛亮爭鋒的興趣。大家就不在同一層麵上。西川而今混亂,與曹軍抗衡,無異於以卵擊石。若非劉備沒有其他選擇,恐怕也不會和曹軍硬抗。換句話說,劉備諸葛亮不管如何強硬,而今不過困獸猶鬥。覆滅,隻在早晚,曹朋並無擔心。

他所要做的,就是把諸葛亮拖在葭萌關,以保證曹彰,能夠建立首功。

“父親,何不一鼓作氣,拿下益州?”

孫紹忍不住,向曹朋發問。

在經過最初的不適之後,孫紹已習慣了曹朋的新身份。加之他本身對曹朋也沒有任何排斥,於是便順理成章的,成為曹朋之子。

曹朋登上白水關城頭,微微一笑。

“而今白水關在我手,益州門戶已經打開。

葭萌關雖然堅固,卻也是旦夕可破。我來西川前,有一位長者對我說:水滿則溢。

我而今思之,已大體明白。

此戰,非是以我為主,也不是以攻伐西川為主要目的。這一戰,是彰世子立威之戰!大王的心思,我大致了解,而今恐怕是更屬意於彰世子。

但彰世子軍功尚不足以威懾天下,所以大王才要我配合。

隻要彰世子能先我一步,攻入成都,就說明他能力高於我。與他而言,將來接掌王位,也就順理成章。我今日所做,就是為了助子文立威。”

換句話說,曹朋這一戰的真正作用,就是一個參照物。

世人都知道曹朋善戰,自出世以來,戰無不勝。你看,曹彰路途遠,結果卻先曹朋一步攻下了成都,豈不是說明,曹彰勇武,不遜色曹朋?

曹操要曹朋做曹彰的墊腳石。

曹朋自然也不拒絕!

內心裏,他當然希望曹彰繼位……再說了,曹彰的兒子,可是從曹朋身邊過繼過去。於公於私,曹朋都不會介意,做一次曹彰的墊腳石。

“不過,諸葛亮在葭萌關若太悠閑也不好。”

曹朋沉吟片刻,突然對孫紹道:“伯文,可有興趣,和這位大牛博弈幾手?”

“啊?”

孫紹先是一怔,旋即便興奮起來。

第二天,曹朋下令,以郭淮為主將,鄧艾孫紹秦朗為副將,而後以郝昭為後軍接應,向葭萌關發動攻擊。

曹朋要借用諸葛亮之手,磨練出一代新人。

不僅是為曹彰,也是為曹叡把這些未來名將,打磨成才。

建安十六年三月,葭萌關戰事起。

諸葛亮一開始,連勝幾仗,也是信心倍增。可隨之戰事推移,至五月時,諸葛亮發現對麵的對手,越來越難對付。孟獲的攻擊,再也無法產生作用,甚至幾次偷襲,損失慘重。而曹軍卻是越戰越猛,令諸葛亮壓力倍增。

最可怕的是,從頭到尾,曹朋就沒有出現過。

一開始諸葛亮還沒有覺察,可是漸漸的,他便發現了曹朋的意圖……

曹朋,這是把他當成了磨刀石!

對麵的幾個小娃娃從最初指揮生澀,到漸漸圓滑純熟。郭淮的沉穩,鄧艾奇詭,孫紹剛猛,秦朗多變。再加上一個鐵壁將軍郝昭督戰,諸葛亮在進入五月後,便有些感到吃力。麾下兩萬蠻兵,已漸漸無心再戰。

軍心隨著戰事的發展,一點點的動搖……

同時,諸葛亮更覺察到了曹朋的真實意圖。

他有一種感覺,曹朋並不太急於攻占成都。他這次領兵,恐怕是為曹彰做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