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妮呢?”
俞周清朗的聲音響起。
苑建國滿懷掛心地歎氣:“剛才下窪鄉運輸連的車捎來一個口信,說農校把小妮留下了,讓她參加一個什麼座談會,得晚兩天回來。”
聞言,俞周頷首,什麼話也沒說,眉間的關切平穩了一些。
他打個招呼離開,“那我先走了,苑師傅。”
苑建國連忙稱“好”,看著他頎長挺拔的背影踏入夜色中。
看著俞周走了之後,苑建國才有一點點反應過來,發現俞周竟然主動找到自己問侄女的去向。
不過,苑建國想了想,就想通了。
外麵黑燈瞎火,風又大,刮得食堂大門呼呼響,苑小妮一個人在外過夜,他也是滿滿的擔心。
估計俞周也是一樣。
苑建國小山般的壯碩手臂收拾好食堂,熄燈後,關門落鎖,也離開回宿舍。
此時,下窪鄉農校的教室裏,窗外的大風刮得合頁忽扇忽扇響,許多人齊聚在一盞煤油燈前,共同熱烈討論新型灌溉技術的問題。
“苑同誌提出的四種灌溉思路,很有新意,我深受啟發。”
“大家覺得最適合當前下窪鄉情況的是哪一種,噴灌?滴灌?還是湧泉灌?”
“噴灌不行,得有專業設備,你看我們的化工廠現在能製造出來嗎?就算製造出來,成本得多少,能大麵積推廣嗎?這都是問題。”
“對,推行新型灌溉技術勢在必行,但首要節省開支。我們國家起步不易,萬事皆難,考慮技術之前要先考慮成本問題,不能勞民傷財,逆行倒施。”
涉及關鍵問題,教室裏響起一陣陣激烈爭論。
胡教授戴著老花鏡,邊聽邊記,拍拍掌提議道:“大家先停一停,不如先讓小妮同誌,再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這四種灌溉方法。”
眾人齊齊看過去。
正在拿著小本本記得認真的苑小妮,汗毛一抖,像上課時被老師點起來回答問題的小學生一樣,趕忙蹭地站起來。
在場的人都笑了。
胡教授連忙溫聲含笑安撫,“快坐下,我們就是隨便聊聊。”
“好。”苑小妮的臉頰有些發燙,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摸摸自己的本子,坐下回答,“在座的老師們都很厲害,我有些緊張。”
大家善意地笑了。
她所言非虛。
順著她的目光望去,擠在這一間狹小教室裏的眾人都身份顯赫。
有農業領域頂級專家的胡教授,有像江言午和他同學一樣農學專業的青年學子,還有實踐經驗豐富種了幾十年地的老農民,夏校長全都來者不拒,邀請過來,一同參與討論重大課題。
在這些人麵前,苑小妮深感崇敬。
她看了眼自己在本子上寫下來的幾個要點,絲毫不怯場。
“老師們,我就拋磚引玉,介紹一下四種灌溉技術的異同點。”苑小妮落落大方,在煤油燈下,開始闡述自己知道的所有農業知識。
以胡教授為首的專家學者們,都作出認真傾聽的姿態。
“噴灌技術,顧名思義,是在地麵上設置管道,通過水泵的空氣壓力將水源噴灑到空中,形成水霧,像天然降雨一樣降落在植物上。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不受地形影響,可以在半空中架設管道和噴頭,而且十分節省用水,通過總開關可以噴水量。”
眾人點點頭,讚同她的話。
這種噴灌技術看似陌生,實際在數十年後的各大草坪、公園、植物園中被大量廣泛應用。
寬闊的草坪上隨處可見隨意旋轉的噴頭,四處噴灑水霧落下,在陽光底下形成一道道漂亮的彩虹,吸引遊客們競相拍照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