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低頭嬗變(2 / 2)

第二個小故事:孟買佛學院是印度著名的佛學院之一。它不僅建院曆史悠久,培養出了許多著名的佛學者,而且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就是在該學院的正門一側,又特意開了一個小門,這個小門隻有1.5米高,0.4米寬,一個成年人要想過去必須彎腰側身,不然就隻能碰壁撞頭了。

凡是報考就讀於孟買佛學院的學生,教授給學生們上的第一堂課就是把他們領到這個小門旁,然後讓他們每人進出小門一次,所有人都是彎腰側身進去的。進入過這小門的人,當他再出來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地承認,正是這個獨特的細節,使他們頓悟,讓他們受益終身。

以上兩則小故事讓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存在的錯誤是多麼的嚴重。通過這兩則小故事也讓我懂得一個道理:我們要出入的地方並不都是壯觀的大門,尤其是通向成功之門。因此,我們應時時刻刻學會低頭,懂得低頭,敢於低頭。低頭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而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智慧,它是清醒中的一種嬗變經營。有時,稍微低下頭,或許我們的人生路走得會更精彩。

在監獄這所“大學”裏,我要時刻低下高傲的頭,一直低到地麵或者深入到地下,這樣我才可以蛻變,才可以脫胎換骨,才可以重新做人,才可以獲得新生,才可以擁有希冀。——九監區教學組服刑人員:呂喬”。

這份書麵“檢討”第二天就放到了宋斌的辦公室桌麵上。

九監區之所以把呂喬這份“檢討”上交,是因為他們把握不準呂喬寫的這東西究竟是檢討還是廣播稿?究竟是對自己改造的態度有了重新認識還是在抒發不滿情緒?故特別請示監獄領導定奪。

宋斌笑倒在靠椅上。看著呂喬那份“檢討”上龍飛鳳舞的字體,想著呂喬寫這份東西的神情,一種發自內心的忍禁不俊浮在宋斌臉龐。他拿起電話準備找高筱丹,那高筱丹已經踩著節拍敲起了宋斌的房門。

“進來,正要找你。”宋斌說。

“又是因為呂喬吧?”高筱丹見宋斌的表情,把一份法院裁定書遞給宋斌:“這也是呂喬的。”

宋斌一看,是呂喬立功減刑半年的裁定書正本。

宋斌看完裁定書,放在了桌子上,說:“呂喬的檢討你看過了?”

“看過了。宋監您看如何處理?說她沒有認識吧,她的認識深刻的很,做人要學會低頭,這是謙卑,是個人修身養性無可厚非。嚴重的是,她說服刑要把頭低到地麵,一直低到地底下,又是映射我們的監獄管理工作。我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請獄政科把這份‘檢討’送給您過過目。一句話,您給個指示吧。”

宋斌又笑了笑,沉思起來。過了片刻才問道:“以前我們監獄裏有沒有類似情況?”

“沒有。”高監搖搖頭:“正因為沒有才沒辦法依照處理。”

“這是對我們管理上的挑戰。這些年高學曆、高智商犯罪者越來越多,從管理層麵上來看,的確應該實行因人而教。”

高監點點頭,拿出了筆記本。按照她對宋斌的思考習慣,她知道宋斌即將開始發指示了。

“我個人的意見是:第一,值勤警官不應該在知道呂喬中午時分有會見而錯誤地把呂喬沒有參加餐廳抹餐桌的改造任務作為獎懲手段予以公布,故:值勤警官在該項工作中有失誤,應該在警官目標管理中給予批評教育,並實施考核扣分;

第二,呂喬在檢討中發泄不滿情緒,還是我們的思想教育沒有到位,板子不能完全打在罪犯身上,而是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但是呂喬進監已經接受過監規教育,到現在仍然不能正確對待監獄實施的獎懲製度,故:應該得到相應處分,抹餐桌不但扣0.2分,而是應該全扣,以示懲戒;

第三,待以上處分到位,呂喬因救人而立功減刑的裁定向九監區全體罪犯進行通報。”

高監鬆了一口氣。她做好記錄,就說:“這樣好,一分為二,對於罪犯也應該如此實施,充分體現公平公正。”

宋斌又笑了笑:“小高,你的擔子很重啊,我建議你可以召開一個各監區教導員的會議,聽聽她們對監區裏職務犯罪、高學曆犯罪、高智商犯罪者管理方麵的意見,然後製定個管理意見,作為對監獄規章製度實施的補充措施。

“好的。我按照您的意見去辦。”

待高筱丹退出宋斌辦公室後,宋斌並沒有再去考慮呂喬緣何屢翻改造新花樣。他的腦子裏浮現出自己認為強悍的那兩個家夥,想象他們之間此時在幹什麼。

宋斌腦海裏浮現的這兩個家夥,早已經怒目相瞪,劍拔弩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