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這個,”對啊,為什麼不行,這個烤紅薯有什麼特殊的。宋汝春隻是在照生活流行事。宋汝春叫它生活流,因為生活已經變成了一種不需要思考,下意識的反應。
“不就是一個紅薯嗎?為什麼不行?”同事栩栩說。是啊,為什麼不行,突然,宋汝春感覺到頓了一下。可“生活流”這種潛意識還是讓她不去追究。岩岩也隻是掰了片就走出辦公室了。
一切不尋常的事都被宋汝春的“生活流”忽略。不過今天最不同尋常的就是早上的那個夢了吧,都多大的人了。
下班是六點,今天沒有加班。宋汝春的工作內容就是文件的整理,工資少,活多,且內容單調。公司地位更是沒有。可這已經是對於宋汝春來說最好的工作了。
宋汝白是某酒店的大堂經理,12小時製。所以,宋汝春也算得上無牽無掛。又放上相同的音樂,坐上256路公交。回家的路一點意外音符都沒出現,一切還是在她的“生活流”裏。習慣性地走向樓下的麵館,她隻是坐著,腿瘸的老板就知道她的口味立馬端上一碗牛肉麵。
同事都喜歡在吃飯時刷劇。宋汝春懶得花時間去想看什麼,索性繼續聽那首歌。歌裏唱到,“我的愛像塵埃,渺小而卑微。”宋汝春這麼多年,還是一個喜歡自我感動的人啊。
吃完了,打開了下手機,不錯,正好七點。和平常一樣,這很讓她安心。她一步一步地走上樓去。到第三樓時,樓上灑下一道光下來,宋汝春想的是宋汝白回來了,便繼續往前走,一步,一步。她推開門,然後,她昏倒了。
還是關於陳墨的那個夢,雖然熟悉了場景,熟悉了味道,宋汝春還是睜大了眼睛。“咚咚。”宋汝白的敲門聲。宋汝春醒了。這次她花時間想了想,昨天怎麼一進門就睡著了。低頭看自己身上,還是天天穿的睡衣。“媽,起來了。”還是穿鞋出門的聲音。宋汝春繼續在床邊摸索著,還是昨天那件米色毛衣,她沒多想,直接套上了。
直到看到餐桌上的東西,宋汝春愣了愣。兩個豬油煎蛋這沒什麼,可還是有張淡藍色的便利貼,上麵寫著:來不及,幫忙丟下門口垃圾。一天就算了,連續兩天。
宋汝春是被“生活流”淹沒的人,她的反應沒那麼靈敏。真讓她覺得不對勁的是256上的一幕。黑白條紋毛衣的中年大叔,伸手投了女學生的錢包。不對,宋汝春在心裏想,即使大叔是慣犯,女學生還是一樣的人,她應該會提高警惕的。怎麼,
她想不明白。宋汝春很少看小說,她所有淺薄的知識隻是告訴她不對勁,這不是她熟悉的“生活流”了,她被卷進一個名叫“無限流”的漩渦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