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17章 天陰了(2 / 3)

可以選擇開始或停止了?也就是說,隻要他點一下停止,震驚值就會不再消耗,而花木蘭將從這座莊園內消失。

至於莊園繁榮度,莫名其妙又增加了1點,徐響下意識點開看了眼:

【莊園繁榮度:13(+1)(已增加莊園主一年零二個月生命天數)(點此查看詳情)】

草地:1

茅草屋:1

雪地景觀:1

布場:10

花木蘭:1

原來曆史人物的存在也會增加莊園繁榮度,不過一旦花木蘭消失,這增加的一點震驚值又會減回去,再次變成13。

其實用處不大。

他抬起手,準備點在“停止”的選項。

可是……花木蘭的消失,是被傳送回到曆史長河中,還是直接消失掉呢?

徐響沉默了,他又覺得更偏向於後者。

如果花木蘭隻是一段曆史人物的記憶,他不會這麼難抉擇,可就在短短的一個上午,他發現對方與活生生的人沒有區別,也會有喜怒哀樂,會震驚於長相漂亮的小魚,也會貪吃。

這是比文字,比曆史記載更加真實的一個人物。

“你覺得,這座莊園怎麼樣?”他還是放下手,坐正了身體,看向花木蘭。

這個曆史中的女英雄,如今還是個為父擔憂的小女孩。

她出身於小村莊,沒見過什麼大世麵,當即驚歎道:“甚美!”

她用了形容陳魚的詞彙。

足可見莊園給她的震驚,不比陳魚的美貌給她帶來的衝擊差。

“喜歡就留下吧。”徐響不經意的說,“莊園裏隻有陳魚和我,可能會無聊些,不過外麵的世界,你也可以去看一看,隔壁有個老頭,嘴硬心善,山下還有座村莊,裏麵的小孩子很可愛,這裏……也沒有戰亂。”

花木蘭聽得癡了,“徐先生,不瞞你說,我做夢都想生活在這種地方。”

徐響:“那……”

花木蘭:“但我得回家。”

她低聲說:“這裏太好了,如果……死後能來到這樣的地方,一定不枉此生,但今日我還想回去的,軍隊正在征兵,家中隻有我父親一人適齡,可整個家裏,尚有母親與弟弟,父親一走,這個家也要支離破碎了。”

“你也說過,我將來的命運是替父從軍,攜滿甲榮光歸來,這段曆史上……又怎麼能少了我呢?”

這一刻,她熠熠生輝。

徐響:“如果回不去了,離開或許就是消失,你也願意嗎?”

花木蘭眨眨眼:“我讀書不多,但聽過一句話: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唔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唔往也。”

這是孔子的話,出自他弟子為其整理出的語錄。

孔子是春秋戰國人物,北魏則是在其後,花木蘭聽說過並不奇怪。

這話的意思是:好比堆土成山,隻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山了,如果不做下去,這是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縱是剛剛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努力前進,還是要自己堅持。

這是用來告誡人要堅持不懈的做一件事的道理,放在這裏其實不太恰當。

可徐響明白了花木蘭的意思,她是在說,至少……她努力了,不會有遺憾。

“行。”徐響點頭:“下次有機會,再見。”

花木蘭笑了。

點了停止之後,花木蘭消失在原地,左下角那一欄花木蘭的名字也灰了下去,就像在現代時期人的豆豆頭像下線就灰掉了一樣,色彩不再。

有關花木蘭的視頻傳播在網上,評論裏炸翻了天——

“曆史上根本沒有北魏這個朝代,徐響在編造曆史!”

“什麼替父從軍,小說都沒你能編,你怎麼不去寫世界名著?”

“這個演花木蘭的演員還行,長相一般,可演技太出彩了,那種年代距離感拉的特別到位。”

“原來北魏有一個這麼英勇的女性將軍,替父從軍,可太酷了!”

“不要信根本沒有這段曆史!”

“徐響滾出史學圈!誤人子弟!”

畢竟花木蘭的出現太新奇了,這個視頻在各大網站平台傳播,尤其是她一身布衣,穿行在無數匹絢麗的布料之中時,那樣迷茫的神色,就好像真的從曆史長河中剛走出來的古人。

更何況,這花木蘭隨口一句文縐縐的話,大家根本沒聽懂,最後還是徐響給出的解釋。

原來在以前,一個字能代表那麼多意思,這就是古文字的魅力嗎?

對於文學生而言,這簡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但對於史學生來說,徐響就跟拿鞭炮炸了他們腳下的屎一樣,被惡心到反胃。

對於嚴謹尊重曆史的人來講,編造、篡改曆史,甚至隨意添加名人的,都是曆史的破壞者!

徐響這種,隨意編造了,還發到網上傳播的,更是十惡不赦!

他們一個個把證據貼在網上,組團去徐響的主頁漫罵,聯名遞給自己的導師查看這段虛假的曆史人物視頻,窮糾糾氣昂昂,已經進入了打滿激素的備戰狀態。

可第二天,就在舊星的一個普通的個人主頁上。

有人發了動態。

普普通通的主頁,關注人僅有幾百個,卻大多都是出了名的曆史學者,其中不乏有新星來的高官人士,也都在其中。

這是……文樂!

日前剛在徐響這邊喝了雞湯,飲過茶的老文。

原本文樂的學生也不買徐響的的賬,什麼見鬼的召喚,那分明就是請的演員!

再加上沒有人聽說過北魏這個朝代,更是覺得徐響在捏造曆史,於是就火速把視頻傳給了自己老師文樂,希望能得到足夠的證據,來徹底打翻徐響纂改曆史的僥幸心理。

可誰知……視頻發過去,老師也收到了,回複卻久久沒了音訊。

甚至於白等到了第二天,文樂的學生愕然的發現,自己老師似乎並不是在氣憤的駁斥花木蘭的虛假,而是……似乎在辯駁,北魏這個朝代存在的真實性。

原來文樂看了視頻後,連夜查閱起來,他記得年輕時在幾個無法保存的遺跡中,見到過北魏的字眼。

其中有僅剩一角器具的文字中更是清晰記錄有“北魏拓跋宏”,隻不過對於“北魏”這一詞所知太少,有沒有詳細的資料記載,才被塵封一角。

可塵封了……不代表它不存在。

眾所周知徐響是從小生活在新星的,包括他從小到大的成長軌跡都在新星人眼皮子底下。

他之前更是和自己那些已逝去的老友、包括自己都毫無交集的,唯有“全雞宴”那天倆人見過一麵。

文樂也確信自己隻字未提過北魏。

再加上徐響不是做研究的,他不認識舊星那一批史學研究者,而新星上包括考古學家也完全不知道北魏這個詞,所以徐響,也絕不可能提前從其他人嘴裏聽到過北魏這個詞。

這是一個閉環。

所以,文樂覺得,大概率這個花木蘭的人物,是曾真實存在的,說不好徐響的莊園裏,有一些關於北魏花木蘭的記載,才讓他塑造出了這麼個形象的演員,來為大家演繹一段跨時空的對話。

那高高的發髻,健壯的體魄,再加上含蓄又爽快的矛盾行為藝術,都十分有年代感。

就文樂看來,徐響這樣的塑造是成功的。

這比他出去做任何關於曆史方麵的講壇要有用的多,幾乎一經出現就深入人心,讓大家覺得:哦,原來這就是北魏的一位名叫花木蘭的女子形象!

甚至於這個女子還有著不同於當時年代的特色,她替父從軍,獲得了一軍之將的席位。

讓文樂看完都歎為觀止。

這樣風華絕代的女性角色重現於世,令他激動且珍視。

不過,就算花木蘭不是真的北魏人物,“北魏”這個朝代,他也很難去否認其存在!

畢竟在以前,他連“北魏拓跋宏”這五個字組合在一起都不明白其意,最多會認為是個地名加人名,可誰又會把自己的名字,去刻在金銀器具上呢?

但現在看來,如果換成朝代和國君名字就不一樣了,這是一個朝代的支柱,是精神象征,自然順理成章的能被刻在器具之上,甚至供奉起來。

考古的人都知道,曆史遺留下來的不一定是最珍貴的,卻絕對是曾在曆史長河中出現最泛濫的。

單獨一個人的名字,想流傳下來是很難的,但如果是朝代和國君的名字,能最大程度的保存一點。

以此為據,文樂轉發了徐響的個人動態,並洋洋灑灑寫下了自己對於北魏花木蘭這個人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