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進退兩難(1 / 2)

葉將軍說道:“馬先生講解時,葉某忽有點感悟。現今已有所收獲。葉某說給先生聽聽,看看可不可行。”

“馬某洗耳恭聽。”

卻說葉將軍正在跟馬騰談陣法感悟。

葉將軍說道:“葉某想,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主要的對手是邊陲小國。

往時,葉某和他們交過手,了解他們的底細,說起來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然而這些人,弓馬嫻熟,不可小覷。”馬騰認為邊陲小國亦有其長處。

“馬先生所言甚是,但是葉某所說的烏合之眾,是指他們與我朝軍隊相比,不懂得什麼排兵布陣而已。”葉將軍說到這裏,停了一會兒。

“將軍怎麼不說了?”馬騰正等著下文,但是葉將軍卻沒有繼續講。

葉將軍有些不好意思了:“接下來的話都是些拙見,還請馬先生不要笑話才是。”

“葉將軍哪裏話,請講。”馬騰笑了起來。

“葉某認為,騎兵的戰術大部份時間裏就是正麵突擊,長途奔襲,戰略合圍,斷敵後路等等,即使是騎兵戰術的鼻祖也隻有這些。”葉將軍道。

“正是此話了。然如何?”馬騰問道。

葉將軍繼續道:“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基本上不用過多地考慮如何去破陣的問題;而是如何考慮充分發揮我軍陣戰的作用,取得最大的成效。

敵我雙方都是騎兵,如果是在大漠上作戰,非常適合演習陣法。

葉某在想,當我們兵力少於敵方或與敵方相當時,我方可以考慮用現有的陣法來迎敵,這是防禦。

但我與敵方力量相當或我軍優於敵方時,我們則可以考慮主動進攻。”

“葉將軍此言有一定的道理。”馬騰見葉將軍還是有些見解的。

葉將軍道:“一般情況下,在開闊地作戰,影響戰局的有這麼幾個因素:

一是在遠距離的情況下可優先考慮使用弓箭。”

“這是自然,鳳臨帝國的強弓硬孥比邊陲小國的裝備要好,這點不容置疑。”

馬騰雖沒有上過戰場,但是對於作戰裝備也有所研究,

葉將軍點點頭,又道:“二則是要節省馬力了。

葉某就在想,如何琢磨一個陣法,適合在草原作戰使用的。

其主要的原則是,一是節省我們的馬力;

二是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不被敵軍反包圍,也就是說我們要掌握主動權,讓敵軍不敢輕舉妄動;

三是要大量地殺傷敵人。”“那麼,葉將軍可有什麼初步想法?”馬騰倒是想聽聽葉將軍的看法。

“葉某的初步想法是,大將位於陣形中央,外圍兵力層層布設,機動兵力在外,結成若幹遊陣,臨戰時向同一方向旋轉,輪流攻擊敵陣,形如一個轉動的車輪。”

馬騰聽到這裏,總覺得有些熟悉,但是一時半會兒沒有想起來。

葉將軍正說得專注,繼續道:“這樣的想法意義在於,一是看上去兵力鬆散,實則在牽製敵人,使其不敢妄動;

二是向敵軍的一部分不斷地施加壓力,使其因疲憊而崩潰,己方則因為輪流出擊而得到補充和休整,恢複戰力。”

馬騰道:“葉將軍的話倒是有幾分道理,隻是這種陣法有不足之處。

一是受地形的製約大,要便於機動,但非常適合在草原上作戰;

二是要求大將有高超的戰術指揮能力,應善於尋找戰機和在軍隊的輪換中避免疏漏;

三是戰力持久卻不利速決,隻能是在敵我力量相當或我軍優於敵方時可以使用。”

一小童在旁聽了,不解,道:

“既然敵我力量相當,或者是優於敵軍,那直接揮馬衝過去不就結了?又排兵又布陣的,豈不麻煩?”

馬騰看向小童,笑道:“俗話說殺敵一萬,自損八千。直接衝過去倒是不用麻煩,但我軍傷亡勢必很大。

軍中這些精騎軍得之不易,如果因為主將指揮不當反而枉死。”

“既如此,葉某提的方式看來是不可行了。”葉將軍皺眉沉思。

馬騰道:“非也非也,馬某覺得此陣可行。

在草原上作戰,節省馬力等於是節省兵力,節省兵力等於又有了更強的戰鬥力。

從這一點上說,等於立於不敗之地。

不過這種陣法,對於指揮員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的大將怕是不得其法。

但是若是實戰中真布下這麼個陣形的話,各部都在移動之中,一旦發生意外——

比如騎兵衝擊的時候,陷入膠著無法及時撤離,那麼後續部隊看不到前線形勢繼續按照既定戰術移動,會導致本陣兩翼完全暴露。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