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吞並西夏之議(3 / 3)

所以這一仗太皇太後是真會打,畢竟若能吞並西夏,為大宋開拓百萬裏疆域,那她高滔滔必然青史留名。

哪怕再婦人之仁,打這種幾乎穩贏的仗,她也不會真個拒絕。

……

李慕回到客棧,與阮星竹蕭峰等人說了說這次進宮見駕的結果。

聽說太皇太後同意出兵征討西夏,魯達等人皆是摩拳擦掌,打算大幹一場。

尤其是魯達,八年前他還是個孩童,沒能參與到宋夏之戰中。

這次鉚足了勁,說什麼也要效仿掌門,來個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

若是旁人李慕肯定會製止這個想法,可魯達的話,他什麼都不想說。

這個人形凶獸要是火力全開,一定時間內的殺戮效率,甚至不在他施展劍芒之下。

其實蕭峰也差不多,他出手很少使用兵器,並非是他不會器械類武功,而是他與人相鬥根本用不著兵器。

事實上,蕭峰也懂得刀法、棒法、棍法等器械,便是如遊氏雙雄的鋼盾那樣的奇門兵器,他也照樣能運使隨心。

隻不過自他成名以來,不知經曆過多少大小惡鬥,皆是與人徒手相博,卻從未嚐一敗,哪裏還需要兵器?

若給他也弄一把沉重的兵器,他同樣是人形凶獸一頭。

如今前來中原的兩件事都已經辦完,小舅子的婚事還有兩個多月時間。

河州位處西夏國都興慶府的西南,從登封這邊過去,大約旬日便可趕到。

而此地距離興慶府,反而近了四五百裏路。

是以李慕決定,先往西北走一趟興慶府,再從興慶府轉道西南前往河州,走一個夾角。

兩個多月時間,足夠他在西夏辦完事情,然後趕往河州參加小舅子的婚禮。

當下李慕帶著妻女和一幹弟子,共計十五騎往西北興慶府而去。

……

西夏疆土雖較遼國、大宋為小,卻也是西陲大國,地據河套及甘州、肅州、涼州等肥沃之地。

興慶府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遊,扼西陲要害,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大宋要想打下興慶府,怕是還得費些周折。

不過隻要能順利拿下興慶府,以之為據點,那西夏諸地便唾手可得。

一行人一路走來,但見山嶺草原,黃沙撲麵,風刮如刀。

行至第八日傍晚,前方人煙逐漸稠密,一座大城的輪廓遙遙在望。

李慕對眾人道:“我們這一行太過顯眼,就在城外荒野略作歇息,吃過晚飯待天黑再行進城。”

眾人自無異議,當下去到一偏僻背風之處,暫且歇息下來。

待到夜幕降臨,李慕開始安排行動計劃。

他讓朱仝取出隨身包袱中攜帶的西夏地圖展開,點燃蠟燭後在地圖上指點開來。

“我們現在在此處,一品堂在這裏,一會兒進城後,由峰兒帶隊前往一品堂,務必將一品堂殘餘高手盡數除掉。”

“盡量采用暗殺,能不驚動旁人那是最好,你們身上都帶著悲酥清風和解藥,有機會就用。”

“得手後即刻撤出府城,回到此地等候,若驚動了西夏人,便無須等候,直接騎馬沿黃河南下,前往河州。”

“竹妹到東城門外等我,我去皇宮搜尋李秋水的蹤跡,找到後將她引出東城門外解決。”

“大家有什麼問題現在提出來,沒問題就照此計劃行事。”

魯達舉手道:“掌門,我們為何不趁機,將西夏皇帝和一應大小官員盡數除掉呢?”

李慕解釋道:“大宋要到明年開春才會發兵,距今尚有大半年時光,若此時對西夏官員動手,會打草驚蛇。”

“他們有充足的時間換一個皇帝登基,補充官員,殺也是白殺,反而讓他們有所準備。”

“等明年宋軍出兵再出手不遲,到時便能打他們個措手不及,讓他們自亂陣腳。”

“隻對一品堂動手,他們會認為這隻是中原武林的報複行動,不會聯想到國戰上去。”

魯達恍然大悟,點點頭不再多言,其他人也沒什麼疑問。

李慕見此果斷下令道:“既然都沒有疑問了,那就行動吧!”

眾人留下馬匹,徒步奔到府城外,阮星竹沿著外圍往東麵繞去。

其他人躍過護城河,施展壁虎遊牆功,無聲無息的翻過城牆。

城牆之內,有一隊隊騎兵高舉火把,來回巡邏,這支隊伍兵強馬壯,軍威極盛。

這些還隻是輕騎,西夏最厲害的一支騎兵部隊叫鐵鷂子,乃是這個時代著名的重甲鐵騎。

不過大宋也不差,大宋“靜塞軍”同樣是重甲騎兵,騎士個個都是能開二百斤硬弓的悍卒,人人配備鉤鐮槍。

在這個時代,堪稱各國騎兵之最,自組建以來未嚐敗績,遼國最強的王牌軍隊鐵林軍,亦多次栽在靜塞軍手中。

八年前西夏鐵鷂子,同樣在靜塞軍麵前撞得七零八落。

而大宋除靜塞軍這支無敵鐵騎外,還有身著重達五十八斤步人甲,被譽為古代防護最好的重裝步兵,堪稱騎兵殺手。

這個時代的宋軍真的不弱,但相對來說又的確很弱。

因為率領這些虎狼之師的高層統帥,竟然是他娘的一群文官,真正會打仗的武將,卻都隻是中層和基層軍官。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文官都不能打仗,但像黃裳那樣天賦異稟的文官,畢竟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