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閩粵聯合軍政fǔ
感謝昨天要喝開水、風野狂龍、自有漫步者投出的月票和打賞!
~~~~~~~~~~~~~~~~~~~~~~
短短幾天時間,先有大清帝國海軍易幟,服從廣東軍政fǔ領導,接著粵軍占領福建,這些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強烈刺‘激’著各地革命誌士和清帝國中高層人員的神經。
申報刊載題為“民主革命第一槍”的社論,稱廣東率先革命起義並成功獨立,是為革命第一槍。如今大清帝國海軍加入廣東海軍後,廣東海軍已經可以將威脅清帝國各大沿海口岸,將革命戰爭推向高‘潮’。
最後以醒目大字標出“廣東軍政fǔ作為辛亥革命的風向標,將引導全國革命誌士們推翻清政fǔ,建立民主共和之先進國度”。
辛亥革命第一槍,辛亥革命風向標,辛亥革命的中心等在申報的宣傳下全部歸為廣東軍政fǔ的榮譽,龍嘯卿一下子被推上了辛亥革命的發起人、革命領袖、民族解放者的崇高位置上,受到全國人民的矚目。
相反,湖北軍政fǔ缺乏報紙等宣傳機構的強力宣傳幫助。因此同樣都是5月5日打響革命第一槍的,但全國人民隻知道是龍嘯卿第一個造反革命的,而黎元洪卻被放在了後麵,甚至很快被龍嘯卿的光芒所淹沒。
這樣,龍嘯卿通過輿論攻勢獲得了強大的國民輿論基礎,為其將來同同盟會談判奠定了堅實的輿論基礎,並成為有利的談判籌碼。
清政fǔ方麵,奕劻內閣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躁不安。
海軍易幟給了清政fǔ一記重拳,打的他們措手不及。而福建丟了更是讓他們雪上加霜,因為清廷主力禁衛軍和第一鎮還在同粵軍進行會戰,福建一丟整個平叛軍陷入了四麵包圍,境況堪憂。偏偏載濤遭到暗殺,第三軍群龍無首,禁衛軍和第一鎮沒有載濤壓陣的話,何宗蓮根本駕馭不住,奕劻已經不敢想象後果了。
奕劻隨後發布上諭,再次代宣統皇帝下詔罪已,同時開放黨禁,赦免革命黨人的各項罪名,請求和談。
以康有為為首的立憲派黨人表示可以和談,要求成立君主立憲製國度。同盟會方麵反對立憲,要求民主共和。
這樣,同盟會和立憲派意見相左,造成各省同盟會和立憲派成員矛盾‘激’烈,湖北陽夏前線的革命黨之間的分歧導致對袁世凱的北洋軍作戰頻頻失利。
11日,袁世凱整編了北洋軍之後開始反撲,革命軍本來在武器裝備上麵就差一大截,加上內部政見不合,導致辛苦堅守了二十多天的劉家廟在半個小時內便失守。
袁世凱的北洋軍動用大批火炮、重機槍對革命軍陣地猛攻,造成革命軍損失慘重。
黎元洪和宋教仁商議過後,緊急開始動員漢口市民參戰。漢口市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捐款支持的是商人,送茶送飯的是平民,直接參與戰鬥的以無業遊民、幫會社團成員為多數,盡皆是社會底層無產者。作為城邦暴動的骨幹力量,隻有他們才能“敢死”,有產有業的百姓很難有他們的膽量。
革命軍的戰鬥陷入了苦戰,漢口朝不保夕。
宋教仁緊急向同盟會總部求救,孫中山於是急令山西太原方麵的同盟會成員們組織起義,意圖切斷清廷通過鐵路對袁世凱的補給,延緩袁世凱的攻勢。
在太原的同盟會員密謀響應,但因新軍有槍無彈(當局害怕起義收走了子彈),未能發難。6月15日,清廷徹底失去何宗蓮的消息,認為何宗蓮已經垮了,因此將主要戰略目標從廣東轉移至湖北,希望先消滅湖北革命軍再掉頭對付龍嘯卿。
於是,清廷為了加速湖北攻勢,終於調山西新軍第八十五標南下幫助平‘亂’。
可以說清政fǔ已經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竟是忘記了福建新軍第十鎮全鎮起義的教訓,讓山西新軍領到了子彈。
閻錫山等同盟會員當即決定起義,於16日晨,該標同盟會員楊彭齡、張煌等宣布起義,公推管帶姚以價為起義軍總司令。起義軍攻入城內,殺死山西巡撫陸鍾琦,成立軍政fǔ,公推閻錫山為都督。
閻錫山知湖北革命軍危在旦夕,因此急忙命起義軍出兵京漢鐵路,意圖攔截清廷南下補給火車,掐斷袁世凱的補給線。
清廷大驚,立即派第六鎮統製吳祿貞率部鎮壓。吳祿貞本向往民主革命,先前曾參加過唐才常的自立軍反清起義和華興會的長沙起義,早已是個革命者,此時準備聯合山西革命軍在北方革命,遂邀閻錫山於6月20日在娘子關會晤,商定共組燕晉聯軍。會晤上,吳祿貞任大都督兼總司令,閻錫山任副都督兼副總司令。閻錫山即派一營軍隊開赴石家莊,與第六鎮官兵共同截斷京漢鐵路,扣留了清政fǔ運往武漢前線的軍用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