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閩粵聯合軍政府(2 / 2)

袁世凱得知後院起火,急需的補給物資被閻錫山和吳祿貞凍結了,立即停止對漢口的攻勢,命段祺瑞回師救援,滅後院的火。

這次突發事件造成袁世凱錯失第二次剿滅湖北革命軍的機會,而湖北新軍壓力驟減,急忙請各省革命軍入湖北救命。

6月20日,湘軍第1協王隆中部率領首批援鄂軍1700多人抵達武昌,21日,第二批湘軍甘興典、何澄誌等部3000餘人抵達湖北,有了生力軍的加入,湖北局勢頓時穩定下來。

然而,湖北暫時穩定了,但湖廣之湖南省卻是發生了兵變。

18日,湖南軍政fǔ革命黨同立憲派就共和和立憲一事鬧翻了。由於革命黨控製的湘軍北上進入湖北,結果留在湖南的力量太小,革命黨人焦達峰、陳作新被殺,立憲派控製軍政fǔ,由譚延闓繼任都督。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同盟會措手不及,革命黨人選擇了忍讓,孫中山對於兩次抓捕過他的譚延闓選擇了退讓,這樣湖南軍政fǔ變成了立憲派的政fǔ。

同樣,立憲派內部也不和,因此湖南軍政fǔ依然支持革命,沒有跟同盟會決裂,但不在出兵、出餉給湖北。

同盟會革命軍武器裝備太差,彈‘藥’匱乏。湖南不給錢後,同盟會隻好另想辦法,於是命令黃興跟龍嘯卿談判,請粵軍北上支援,或者派海軍進入長江幫忙,或者接濟些武器彈‘藥’。

孫中山表示,黃興可以直接代表同盟會和湖北革命政fǔ同龍嘯卿談判,一切簽署的協議同盟會和湖北軍政fǔ全部承認,務必要得到龍嘯卿的火力支援,務求保住當前的革命形勢,將革命進行到底。

與此同時,廣州召開了第二次民生黨大會。

不同於第一次大會,這次大會上新加入了來自福建海陸軍軍官,以及福建谘議局的一些無黨派議員。

軍官方麵以薩鎮冰為首的閩係海軍為主,黃鍾英、陳紹寬等都宣誓加入了民生黨,為實現民生黨的各項政治綱領而奮鬥終身。

有了薩鎮冰等大批閩係軍官加入後,龍嘯卿需要平衡黨內粵係和閩係的力量。由於粵係在陸軍上麵有十幾萬軍隊,閩係不善陸軍事務。而海軍方麵,福建福州船政學堂幾乎培養了中國近代海軍的八成以上海軍中高級軍官和近五成的海軍預備役軍官和水兵,在這點上粵係黃埔海軍無法跟馬尾係海軍相提並論。

因此,最後龍嘯卿決定即將組建的閩粵聯合軍政fǔ,在陸軍方麵以粵係、黃埔陸軍係為主力;海軍方麵,以閩係馬尾海軍係為主力,黃埔係海軍為輔助。

薩鎮冰等閩係軍官對此表示讚同,這樣龍嘯卿將海陸軍閩粵兩係的軍官比例進行調整後,使得雙方的利益都得到滿足。

這樣一來,為閩粵聯合軍政fǔ的成立掃清軍事方麵的障礙。

民生黨內部在閩粵兩係在軍事上達成協議後,6月10日,龍嘯卿將粵軍暫編第六師(肇慶師)、暫編第九師(‘潮’州師)兩個訓練一個來月的新兵師,同第十二師(福建師)進行‘混’編,組成三個閩粵‘混’編師。

三個師在廣東海軍的輔助下,開赴福建各地,開始接管福建各地的防務,整編福建各地的殘餘軍隊、警察、憲兵和地方團練。

至6月15日後,福建各府已經完成防務‘交’接。各地巡防營、警察、憲兵和地方團練全部被集中至福州將軍署於山軍營接受整編,總計兩萬餘人將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軍事訓練,軍官送至廣州黃埔軍校學習,屆時將淘汰五千餘人,剩下的編為暫編第十三師,組成福建衛戍師。最終將實現閩軍守閩,黃埔係掌控陸軍的局麵。

海軍方麵,福州船政學堂改為馬尾海軍軍官學校,龍嘯卿撥款三十萬銀元重建馬尾軍校的教學樓、宿舍樓等設施上麵。從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學校聘請來的教官將優先安排至馬尾軍校,這樣薩鎮冰等海軍軍官們得到了慰藉,加上有魏翰坐鎮海軍部,他們對於龍嘯卿這個年輕的領袖也算認可了。

龍嘯卿解決了軍事上的問題後,政治上有民生黨維持,這樣閩粵聯合軍政fǔ成立的基礎有了。

1911年6月20日,閩粵聯合軍政fǔ成立,龍嘯卿出任閩粵軍政fǔ大都督,易學清出任廣東都督,鬆濤繼續擔任福建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