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殲1戰鬥機(2 / 3)

按照規劃,白雲空軍基地設計占地麵積1218平方公裏,分六期工程修建完成,耗時6年。設計建造有寬60米,海拔15米,長度800米到3000米不等的跑21條。基地塔台在中心,背靠白雲山成扇形向外輻‘射’狀。

跑道長度首先要滿足計戈使用該機場的多種飛機的安全起降要求,通常以最高機型的起降距離為主要依據。當前老式螺旋槳飛機起飛距離在媽450米左右,正常來講建設700米長跑道就可以了,但是跑道長度還應依據當地的海拔高度、氣溫以及跑道坡度等數據綜合計算,然後才能確定跑道的長度。按照空氣動力學原理,飛機起飛的滑行速度與空氣的密度關係很大,當實際氣溫比標準氣溫高20度時,飛機起飛的滑行距離就要增加10%1%。這是因為,當氣溫較高時,空氣的密度減小,使發動機的推力和螺旋槳的拉力減小,飛機的滑行速度相對會慢一此。

在這種情況下,要使飛機達到規定的起飛速度,就必須加長飛機在跑道上的滑行距離。當氣溫降低時,空氣的密度增大,飛機增速快,相對於溫度高時,飛機可以縮短在地麵的滑行距離而達到起飛速度。

白雲空軍基地氣溫高,所以飛機在白雲空軍基地起飛時,其在地麵的滑行距離要長。與此相應,白雲空軍基地的機場跑道設計的長度,通常要比標準機場跑道要長一百米。

但建設3000米跑道就是龍嘯卿的遠見能力了,他知道一戰後期就會出現大塊頭的轟炸機,還有運輸機等等,這些飛機都需要長跑道的,因此在白雲空軍基地六年基礎規戈中,龍嘯卿將跑道延長到了3000米,未而綢繆。

停機坪一百座,也是基地占地麵積最大的單位。每座停機坪容納飛機100架,總儲備飛機10000萬架,從最開始龍嘯卿就一次‘性’到位的建設旁大的飛機工業,當然前提是資金不是問題。

當六期工程全部完工後,將有固定軍事人員4283人:文職人員陛7400人(不包括海軍航空兵)。配套的軍官、士兵公寓和集休宿舍,航空學校教學樓、實驗樓、醫院、娛樂場所等公共設施在內,應有盡有。

白雲空軍基地因為直接囊括了航空學校、飛機生產製造、各種軍事防禦設施、彈‘藥’油料糧食補給設施等在內,規模堪比後世的美國最大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在未來三十年內都將是世界最大的空軍基地。

白雲空軍基地總投資計戈為8000萬美元,一期工程3000萬美元,將於1912年8月完工。

一路行來,馮如等人已經被這座浩大的工程所震撼,除了感歎龍嘯卿有錢外,到了中國航空的希望。

馮如透過馬車窗口看向外麵塵土飛揚的工地,心中已經暗自較勁,一定要轟轟烈烈的幹一場才行,否則真的是對不起龍嘯卿對他的器重,更對不起祖國。

此時,白雲山下的‘波’音航空公司新增了一百套飛機零部件製造設備,並從國外引進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和相關生產設備。

由於目前飛機設備簡單,飛機用航空發動機的結構跟汽車發動機結構沒有太大的變化。此時的飛機速度慢,隻需要在汽車麵做空中氣動式布局改裝即可變成航空發動機。

不過,國內沒有發動機方麵的專家,龍嘯卿聘請德國寶馬汽車公司發動機設計師馮貝爾力克先生為顧問,購買了他設計的Vm2航空用汽油發動機專利和生產線。

當龍嘯卿帶著馮如一行人抵達時,在‘波’音航空公司成立的航空動力部‘門’中,李寶俊和劉佐成正在跟著貝爾力克一起刻試中國自圭專利的山型航空發動機。而飛機設計室中,一款新型飛機的樣機已經完成。

山型航空發動機雖然還是,的改進型號,四缸兩衝程水冷式,但首次使用了燃燒值更高的航空汽油,熱轉化效率是,的15倍,輸出功率達到:為匹馬力,比鴿式戰機使用的麥西德口式四缸直立型水涼式多出28匹馬力。(為二戰前英製功率單位1匹馬力735勞瓦特)

這時的飛機都屬於超輕型飛機,刃馬力的發動機可以讓飛機時速達到刃公裏,耐航時間達到4個小時。

由型發動機隻是改良型,不需要太多的新技術,因此研製成功後立即被環龍和雲甸邦用於他們的新型飛機上。

山是參議院科技總署規定的發動機縮寫字母,而中國造新式飛機被冠名為J型號,漢譯為殲係列戰機。

雖然環龍和雲甸邦是外國人,但他們在中國‘波’音航空公司研製的飛機依然被冠名J-1型戰機。

殲戰鬥機隻是名義上的戰鬥機”主要作戰任務隻是偵杏,攜帶的武器隻是飛行員自帶的手槍和手雷,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機載武器作戰飛機。

早期飛機的普遍特點是雙翼、像敞篷汽車一樣的開放式座艙、不可以收放的固定起落架的構型成為標準模式。

因為飛機的機翼,是用來產生升力的。飛機在空中,不會象一塊石頭那樣掉下來,全靠機翼的升力來平衡它的重量。如果一架飛機連司它所裝的旅客、貨物和燃油,總共重呈噸:那麼,當它在空中平飛的時候,它的機翼和尾翼要產生50噸的升力,才能維持平衡,使飛機不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