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劫營後的第二天正午,隨侯果然如約,帶著綿延十裏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會師了。原先的兩營兵馬已殘缺,建製不全,召伯虎幹脆將兩營合並,讓隨侯的人馬在山腳下另建兩座大營。三座營寨以銅綠山為中心,呈“品”字形排列,聲勢浩大。
隨侯既已到來,那麼姬胡的太子身份也不必再遮著掩著了。大家隻知道周天子十分看重江漢諸國,特遣太子前來犒勞三軍將士,個個身受鼓舞,士氣大震。請求太子殿下登台檢閱兵馬,以震聲威。召伯虎自是無有不應的,姬胡帶著七分興奮,三分懼怕也麻著膽子答應了。
檢校的這一天,銅綠山下旌旗招展,刀戟如林,軍士們的喊聲直抵雲霄,場麵十分壯觀。姬胡畢竟隻有七歲,哪裏見過這般陣仗?不覺腿肚子打顫。他顫抖著登上台,回過頭向召伯虎投來求助的目光。召伯虎隻是微微一笑:“太子殿下,他們都是您的兵士,您想說什麼,便講什麼。都可以的!”
姬胡受到了鼓勵,向前邁了一步,用足平生力氣大喊道:“我大周英勇的將士們!吾受父王之命,前來勞軍!”
“謝大王記掛我等!”喊聲如排山倒海。
“數十年來,楚蠻欺淩江漢諸國,非止一日。如今竟然敢僭號稱王,吞並鄂國,並將鄂侯懸首示眾,他們把我赫赫宗周放在哪裏?我王一忍再忍,他們卻蹬鼻子上臉,竟敢攜兵北進,妄圖奪取銅綠山。此處,”他一指身後的銅綠山。
“乃我大周國脈所係,一旦被楚人所奪,國將不國,家將不家。將士們,你們能答應嗎?”
“不能——不能——”山間回聲陣陣。
“那就隨本太子血戰到底,定要驅除楚蠻,還江漢大地一片安寧!”
“諾!”
姬胡說完,不無忐忑地望向一旁的召伯虎與姬多友,二人目露讚賞之色,紛紛衝著他舉起一個大拇指。三人相視而笑。
西周的戰爭,正式決戰都會下戰書,約定決戰之期。周軍與楚師在銅綠山已相持對壘了一整個夏天,各自一勝一負,是到了決戰的時候了。再拖下去,雙方的後勤補給也快跟不上了。
這是秋八月初的一天,雙方在銅綠山腳下列好陣勢,準備開打。楚王熊渠父一馬當先,戎車大搖大擺地列於陣前中央C位。身邊一左一右分別是長子熊康與次子熊紅,看樣子熊康的腿傷也好得差不多了,精神抖擻,一點不亞於弟弟熊紅。這父子三人身後,緊跟著令尹羋昭,頗為幹瘦的一個中年人,也是一身鎧甲,披掛整齊。
周軍這邊,陣前一字排開的是近十位諸侯,處於中心位的正是隨侯,申侯與番子一左一右拱衛著他,其餘如鄂馭方等人分列左右。
隨侯眼見己方兵強馬壯,甚是自信,提起手中長戟一指熊渠:“吠!兀那匹夫,竟敢妄自稱王?今日定取你項上人頭!”
“呸!你這大耳肥豬,有周王撐腰便了不得嗎?若周天子知道他訂了親的媳婦是被你搶了,該作何感想?哈哈哈-----”
熊渠此話一出,楚營中爆發出一陣狂笑。申侯麵色尤其難看,當年他的妹妹本與周夷王定了親,不想姬燮被叔祖周孝王奪位,這才變了卦,退了親,將申薑改嫁於隨侯為正夫人,此事江漢諸國無人不知。但在兩軍陣前提起,的確有些不堪。
隨侯氣得臉漲得跟豬肝一樣,提起戟就要衝向熊渠。忽然一員小將從身後閃出:“殺雞焉用牛刀?隨侯請稍待片刻,待小將打個頭陣。”
此人正是姬多友。楚營那邊,熊康也主動請戰:“父王,待孩兒取下這小子的人頭來祭旗!”
一通鼓響,所有人睜開眼睛看著這兩位年輕小將間的對決,這是正式廝殺前的開胃菜。
熊康使戟,姬多友佩劍,二人你來我往戰了二十多個回合。漸漸地,熊康落於下風,熊紅要催馬上前相助,被熊渠製止:“莫要以少勝多,教人看輕我羋姓男兒!”
“是!”
這邊姬多友故意賣個破綻,熊康以為機會到了,挺戟來刺。姬多友一讓,熊康收不住勢,跌落於馬下。姬多友揮劍要砍,忽然一支銅箭如閃電般射來,正打在他的劍身上,勢大力沉,他的手腕一沉,劍差點脫手。
熊渠棄車乘馬,一拱手道:“將軍果然少年英雄,犬子不是對手。不知小將軍尊姓大名?”
“在下姬多友,衛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