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 驪山避暑(1 / 2)

七月流火,三千年前的渭河穀地進入盛夏,也是如今天一般地炎熱。或許是今年的炎夏更加酷熱難耐,又或者是大勝獫狁勾起了天子俯瞰江山的興致,繼位四年多了,周夷王姬燮忽地要舉宮遷往驪山行宮避暑了。

這對王後番己也是一個挑戰。她正在整理一批準備在秋後放出王宮的女侍名單,堪堪理出個大概,自己的貼身婢女季桑與夷己的近身侍女狐姬都在此份名單之內。原因也很一致,年齡大了,不好再耽誤,放出宮中自行婚嫁。

忽地接到要遷居驪山避暑的詔令,番己隻得放下手上的名單,專心打點避暑事宜。驪山行宮多年未曾啟用,先得派人去打點一番;王宮中哪些妃嬪隨侍,哪些不宜挪動------忙得天昏地暗,好容易才理清頭緒。

夷己因為最近見不到女兒伯姬而終日懨懨,惹得周夷王不快,所以便留下了,以免有礙觀瞻。三王子姬慈體弱不宜車馬顛簸,再加上蔓蘿居本就涼爽,也一並留下了。其餘嬪妃,包括次妃紀薑,這回全都隨駕前往驪山行宮。

天子出行,朝中重臣與近支宗親也要同往驪宮。雖說能帶家眷,但這些人也門清,驪山行宮地方有限,自不好舉家同行。周公定隻帶了一名寵姬與小孫子一枚,召己有孕也未隨行,因此召伯虎是獨身前往。

最高興的是太子姬胡,因驪山與鎬京相去不遠,這回他不用留下來監國了。小朋友要遠行親近大自然,還有小夥伴衛公子和同行,別提多開心了。

七月初八,鎬京城門大開,京營兵士衣甲一新,手持長戟和皮鞭鐵鏈,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打開一條寬闊的官道來。十八隊儀仗衛士,緊緊護衛著周王與王後,眾嬪妃宗親的車駕,丈高的彩旗密密麻麻迎風招展,百姓們伏地相送不敢仰望。

這般浩浩蕩蕩,張揚氣勢,天子車隊一路向驪山迤邐而去。

沒有了宮中沉悶的規矩束縛,再兼之身邊有個小夥伴,姬胡在驪山的日子過得無比暢快。驪山夏日花木繁茂,更成了小兄弟倆的遊樂場。

池塘裏荷花已謝,他們便卷起褲腿下到淤泥裏采摘蓮蓬,碰上特別大的荷葉便摘下來戴在對方頭頂上,看誰的荷葉帽子造型最獨特。天氣好時,還可以帶上弓箭去後山打隻山雞野兔什麼的,架個火來烤著吃。沒事便找個爛泥坑挖幾隻蚯蚓來好做釣魚的鉺------

周夷王即便到了驪山行宮也還是要處理國政的,自沒空去管小孩子的事。番己王後也忙,有時獳羊姒看不過眼,提醒著要去把太子和伴讀捉回來,沒的荒廢了學業,野了性子。可番己卻不以為然,她說:“人這一輩子,隻有孩童時候才是真正無憂無慮的,胡兒自幼立為太子,更是責任在肩。這幾年習文練武,無論嚴冬還是酷暑都無休止。好容易在驪山住這二十來日,權當是給他放假了吧,隻讓子良將軍多照看著些。別出什麼事就好。”

於是,姬多友便成了兩小子的隨身保鏢了。他帶男孩子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不像宮中嬤嬤,總是攔著不讓幹這不讓幹那的,他隻是讓他們玩去,自己在一邊暗暗看著,有時興致來了還和他們一起下河摸魚,上樹掏鳥蛋,玩得比他們還要嗨。所以嘛,姬胡與公子和都喜歡跟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