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入夏,就有鎬京派來的特使送來了彩禮,足足堆滿了一個庭院。先是一百二十八塊金餅;布料有綃紗八十八匹,羽紗八十八匹,各色彩繡錦緞一百零八匹;三四兩重的龍鳳赤金鐲十八對,嵌珠龍鳳赤金鐲十八對;還有鮑魚,元貝,海參等上品海味,全都是各諸侯國的貢品。最後是一對呱呱亂叫的肥胖大雁,據說是周王親自打獵擒獲的,取“夫婦和順”之意。
我吐了吐舌頭,大雁之所以為聘禮乃是因為人家是一夫一妻到死的,可周王能嗎?還沒嫁過去呢,妾室都準備好幾個了。真是的!可這話我哪裏敢說?
可這潑天的富貴落在他人眼中,誰個不眼饞?江漢諸姬紛至遝來,爭著要送女為媵,搞得父侯與母夫人攪鬧得頭疼。可那個特使仿佛還嫌不夠亂似的,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嫁妝別個倒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備好一樣特事——彩繒。
他一麵說著,還一麵拿出了一匹據稱是伯姬公主親手織作的齊紈,的確比一般的絲物要柔滑得多。隻是這素紈一匹怎能充作婚錦?還必須染成正正的朱紅色。陪嫁媵妾則著粉紅色的嫁衣,出嫁之日著於申城,與入兩京之日,都得讓庶民百姓們遠遠觀瞻,共享天子大婚之喜。
能這般出風頭自然是好事,誰不喜歡這樣的高光時刻?隻是將一匹潔白的紈素染造成紅色並非易事,必不可少的便是茜草了。此種植物在江漢淮水兩岸不多,但鄂國境內頗多,但畢竟狼多肉少,價格昂貴,一般人家穿不起。所以在江漢流域,若能見到身著紅衣的人,必是豪富貴族之家。
可迎親王使言之鑿鑿,周王兄妹情深,十分喜愛伯姬公主首創之齊紈,也許諾公主大婚之日,定會著朱紅錦紈成禮,此事不可移也。
聽說這位特使身份也不一般,本來是大周的亞相來著,因為成周八師大青澤之敗擔了責任,被貶為吏的。盡管如此,每個人心知肚明,依著周王對他的信任,這個叫榮夷的人重新回到廟堂居於高位不過是時間問題。因此,他到江漢,所在之驛館終日也是門庭若市,諸侯公子們爭相結交。
父侯看著那十幾匹潔白的齊紈發了愁,需知如此光滑柔韌的織物若想成功著色,所需染料得需尋常織物的三倍以上。本國存貨寥寥,隻能找民間商販前往鄂國收茜草這一條路了。
說來也巧,仿如瞌睡有人奉上枕上,這時節就有一個叫猗恭的商人出現了。聽說是專一走洛邑與江漢間商道的,一口氣應承下:旬日之內,五車茜草,按時交付。
番國處於隨棗金路的終端,正是因為其獨特而重要的地理位置,作為奪取銅綠山的第一步,鄂馭方是非吞滅番國不可。
除了地理位置重要,番國還是中原以南著名的富庶風華之地。其間因由,一則是此處土地肥沃多有溝洫,人民又善於耕作,農事興旺,國人豐衣足食。周邊小國輒遇水旱饑饉,多向番國借糧。二則,番人自詡“善營作”,君主代代好商,為商旅大開國門——免去關隘稅收,大召列國商旅入番,官市之外大建自由交易的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