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七 間戰邦交(1 / 2)

“常言道,物以稀為貴。蘭香茜草之所以價值數千金,乃是因為其稀有難得,然若是真的數量太少,又難以成勢。依下臣之見,目下治下民眾皆知此物可生財,不若將這二十株交由善種植的夷部去培育,待數量翻十數倍後,再與國中待價而沽。相爺隻需賣種苗,可坐得數萬金之數。再說……”

他湊到淮慶案前低聲說道:“相爺獨攬朝政,亦已在朝中得罪人不少,頭一個就是那個公子鯤。若得知淮相有此進項,定會在君上麵前進讒言,與其如此,咱們不如未雨綢繆。如此如此……”

他一番言語,淮慶聽得兩眼放光,斷然一拍案:“好,就這樣辦,先生雖為商旅,卻比老夫府上那些謀士強了不知許多倍!”

出得相府,猗恭登上自己那輛華貴的青銅輜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雖為商旅,然自古以來商社或商隊的身份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很多都帶有“間戰邦交”的使命。商社之為邦交,隻是由實際是官身的相關頭領實施,並不妨礙商社的統合民間商旅之功能,實際是官民兼具。南林社有榮夷這樣的官身頭領,又以猗氏商社為依托,刺探邦國內情,用間分化敵國,無所不用其極。

在中國古代,間戰邦交屢見不鮮,每個國家都將“用間”作為邦交周旋的一個重要方麵。這個“交”字,其實際含義就是間戰邦交,其本質依然是戰,是服務於戰爭的破交戰。世人眼中東周後世的合縱連橫之所以驚心動魄,之所以波譎雲詭,其實質正在於間戰邦交的全方位性。

至少,這種間戰邦交的實際內容有四個方麵:

其一,使節以說服對方國君權臣為軸心的上層斡旋,此為“說客”邦交,是官方邦交的正麵體現。比如猗恭便利用己方商社對鄂國鹽路的壟斷性經營成功地打入了鄂國的核心決策高層,並發揮其口舌效應。

其二,以重金,流言為主要手段,分化敵方陣營。比如這回,在榮夷的謀劃中,就利用了鄂侯馭方與長子鄂鯤的矛盾,定要造成父子相疑,兄弟相爭的局麵,以分化瓦解鄂國的戰鬥意誌。

其三,以名士大臣與技能異士進入一國,說動該國實施某種自我削弱的政策,此謂“間臣”也。猗恭這回便承擔的是“間臣”的角色,所使用的道具便是蘭香茜草。此物本就是要獻給淮慶的,隻是如果得來的太容易,隻怕反而會讓對方生疑。正好淮慶利欲熏心,竟然起私兵攻打蘭穀,可謂正中下懷。

其四,以高明劍士為刺客實施秘密暗殺,剪除最危險最直接而又無法分化的敵對人物。南林社高明劍士不缺,隻是目下尚無此種打算。

然此種“間戰”與後世之陰謀政治決然不同。其根本之點在於:此種間戰不對內政,而隻對外交;而後世之陰謀政治,則將秘密力量使用於刺探監控臣下與政敵。也就是說,間戰邦交隻作為國家手段對外使用,而不是國家內部的幹政力量;而後世王朝之陰謀政治恰恰相反,將秘密力量作為對內的政治手段使用。W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