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你們的膽子?!”
“看來我今日要替陛下好好教訓一下你們了!”
胡非冷冷的說著,說完便衝著裴傑使了一個眼色。
裴傑會意,立刻動起了手,將兩名醉酒的官兵一頓暴打,哀嚎聲不斷傳來。
良久之後,胡非抬手示意裴傑停了手。
隻見兩名官兵身上全都青一塊紫一塊,狼狽不堪,蜷縮在地上,再不敢多言半句,說得多錯的多,生怕胡非再找出什麼理由。
“向這位公子道歉!”
胡非指了指身旁的青年,瞪著那二人再一次說道。
那二人聞言,急忙爬到了那名青年腳下,不停的磕頭認錯。
“不必了。”
青年看著狼狽不堪的兩名官兵,一臉厭惡的說道,眼神中透著一絲悲涼,或許是為都城兵馬司感到可悲,居然能養出這樣毫無底線的兵。
“多謝胡公子為在下解圍。”
接著,青年衝著胡非拱了拱手,感激的說道。
剛才胡非的那一番言論,不但征服了在場的其他人,同樣征服了他。
“還不知公子尊姓?”
胡非抱了抱拳,笑著問道。
“在下宋慎。”
青年拱了拱手,緩緩答道。
聽到這個名字,胡非忍不住挑了挑眉毛。
“宋慎?!太史公之孫?!”
胡非看著宋慎,驚訝的問道。
“正是在下。”
宋慎笑了笑,緩緩答道。
“原來是太史公之後,失敬了。”
胡非笑了笑說道。
“胡公子說笑了,在下如今隻是翰林院中一名小小教習,不敢妄借祖父之名。”
宋慎搖著頭,慚愧的說道。
“不必過謙,太史公之名,本少爺早已仰慕許久,隻可惜未曾見過他老人家,沒想到今日卻認識了宋府中人,倍感榮幸。”
胡非笑了笑,認真的說道。
太史公,便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又是浙東四先生之一,因其在文壇中的地位,曾被朱元璋任命為太子朱標老師,為太子教授五經。
“能認識胡公子,也是在下的榮幸。”
宋慎鞠躬行禮,感激的說道。
他沒想到胡非居然對自己的祖父這麼尊敬,而且剛才胡非的那一番言論,令他十分意外,進而發現胡非並不像外界傳言的那樣不堪。
“你們聽到了嗎?這是功臣之後,你們居然也敢造次!再打!”
胡非緊接著扭頭看向了那兩名官兵,冷冷的說道。
話音剛落,裴傑再次動起了手。
兩名士兵哀嚎著蜷縮在地上,估計這輩子都不敢再踏入洪賓樓半步。
周圍圍觀的人群也已經不忍再看,紛紛別過了頭。
“胡公子,算了吧,再打就真的打死了。”
宋慎為難的看向了胡非,苦著臉說道。
今日之事全都是因他而起,他也不想因為自己而害的他人丟了性命,畢竟那並不是他的本意。
聽到宋慎求情,胡非這才讓裴傑罷手,緊接著便命人將那兩個人丟了出去。
一段插曲之後,洪賓樓又恢複了往日的熱鬧,胡非和宋慎也一同上了二樓,叫了一桌子菜肴。
二人似乎一見如故,談古論今之餘喜笑顏開。
至此,胡非在這裏終於擁有了自己第一個朋友。
這個宋慎,其實也是曆史記載中被胡惟庸案牽連致死的人之一,因為他,還使得其祖父宋濂年過七十還被流放,最終死在了半路。
胡非的出現,或許能夠改變這一切。
而那兩名被打成豬頭的官兵,也被都城兵馬司的人悄悄從洪賓樓門前抬了回去。
但是這件事,很快便傳遍了京師。
消息很快傳到了宮裏,朱元璋大怒,立刻命人傳旨召都城兵馬司指揮使羅平進宮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