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番外6全文完!(3 / 3)

胤佑來不及安慰她,趕緊先讓曹寅服了。

眾人聽說這金雞納霜是治療瘧疾特效,康熙當年是這治,這幾天來懸著心總算放下了些。

胤佑把滿屋子人打發了,讓他們去休息。又囑咐曹顒,讓他派人去蘇州,請一位叫葉桂大夫過來。

而後,他自留下來照看曹寅。

一大家子陸陸續續出去,房門關上,隻剩下曹寅胤佑,屋子裏忽然安靜了下來。

胤佑伸出手,探了探曹寅額頭。燒已經退了,看起來已無大礙。

“沒睡著睜眼聊會兒。”

胤佑彎腰,從火盆裏撿起一張還未燃盡紙,上麵是半闕詞,曹寅自手稿。

曹寅果然睜了眼,虛弱看著他笑:“以為這次活不成了。”

胤佑勾起唇角:“這一路過來,馬跑死了三匹。”

曹寅抬起手,輕輕地碰了碰他眼睛下麵青灰:“有時候,覺得你跟兒子一樣。”

胤佑挑了挑眉:“你誰兒子?總不會是容若吧。”

“……”

胤佑拍了拍他肩膀:“往裏挪一挪,給騰個地方。”

曹寅果然睡到了靠裏麵位置,胤佑便合衣躺在了他身旁。手裏還捏著張燒了一半紙,盯著看了半晌,忽然笑道:“小時候,有一次在弘德殿,無意間看到一首詩。是阿瑪所作,叫《郊外即事》。當時,容若含糊其辭敷衍,隻以為是阿瑪寫給先皇後。”

“初蟬鳴暑氣, 雀噪滿林枝。蜂蝶花間舞, 有情人不知。 ”

這時候,曹寅已經把背過了身去。

胤佑繼續說道:“直到後來,讀過了《說苑》才知道,這跟先皇後沒有關係。”他拍了拍曹寅肩膀,“是阿瑪寫給你吧。”

曹寅恨不得把臉埋進被子裏:“沒有事。”

“你發妻很早以前去世了,但十多年來,你一直沒有再娶,別說妾室,連個紅顏知沒有,這應該阿瑪有關吧。”

“不是你想樣。”

胤佑笑道:“想哪樣?”

曹寅幽幽歎了口氣:“時候正是三藩之,兩位皇後相繼離世,皇上心裏有許多苦衷,卻無人可以傾訴。他時候,身邊隻有陪著。但們之間,沒有……”

“知道。你們之間要真有什麼,阿瑪是絕不肯放你離京。”

“唉……”曹寅又歎了口氣,“隻是少年時候彼此依賴扶持。”

“哦?”胤佑語氣意味深長,他舉起手裏半張紙,“你這又燒是什麼?”

“……隻是怕人誤會。”

胤佑翻了個身,把頭抵在他肩頭:“子清,說說你們年輕時候事吧。你,容若還有阿瑪。”

“已經記不得第一次到你阿瑪情形,時太小了,跟在父親身後。但是他記得,他說麼直勾勾盯著他……”

不知不覺,胤佑在他敘述中睡著了。夢裏麵少年雖尊為天子,但他卻不快樂。他身邊總是圍繞著許多人,告訴他,應該這樣,不應該樣。

除了皇祖母,他不知道自應該新任誰。可皇祖母畢竟是長輩,她又怎麼能明白少年人心懷抱負。

直到個孩子進宮做了他鑾儀衛。他已經十六歲了,但雙眼睛小時候卻並沒有什麼不,麼澄澈,麼漂亮。

他滿腹詩書與才華,神采飛揚跟他說起科舉,說起自理想。

可是他因為隆恩再失去了科舉機會,從此以後,他隻能成為皇上身邊近臣,一輩子隻是個人包衣奴才。

巧合是,這幾日葉桂正在江寧。第二日被請到了織造署。

閑來無事時候,胤佑又讓他給自診了一次脈。對方卻說:“身強健,不過勞累過度,須靜養兩日。”

胤佑笑道:“不是說六脈調,非仙即怪?”

葉桂頷首:“沒想到王爺還記得。”

曹寅病日漸了起來,他此前奉命在揚州書局編纂唐詩。這時候,邊出了點岔子,需要他過去處理。

胤佑本是說讓別人去,但編書這種事情,在曹寅這兒不是小事,他必須親力親為。胤佑隻得陪他去。

兩個人坐在馬車裏,曹寅手裏捧了本書,隻顧低著頭看。

胤佑奇怪:“你這……太用功了吧。”

“隻是不想……算了。”

胤佑替他說完:“隻是不想聽他們對你議。”

曹寅扶額,苦笑道:“前些年有個書生,專門寫了首詩罵。”

“張符驤,知道。他有什麼立場罵你,他自不向阿瑪呈上《迎鑾詩》,陳述他治方略。他何嚐不想封侯拜相?”

曹寅說:“他罵是蘇妲。”

“哈?”胤佑上下打量他,“你得再年輕個四十歲。”

“……”

“楝子花開滿院香,幽魂夜夜楝亭旁。廿年樹倒西堂閉,不待西州淚萬行。”曹寅忽然握住了胤佑手,“小七,做過事情,認。在死前焚燒書稿,希望以此保他聲名。”

胤佑甩開他手:“你現在活得地。揚州事情辦完了,陪去蘇州一趟。”

“去蘇州做什麼?”

“做生意。”

這些年,在胤佑努力推動下,江南各地手工業尤為發達,尤其是杭州、蘇州江寧三處。這裏號稱有十萬織戶,以刺繡緙絲為主織造業尤為發達。

胤佑這次是想要去看看,邊手工業規模究竟如何。

到了蘇州,胤佑才知道,原來這裏還有另一項規定——一戶所領之織機不得逾百張,以抑兼並,有過則罰。

兼並是資本不斷發展壯大重要手段,規定機戶不得超過百張織機是阻礙發展壯大。機戶們這麼不死不活吊著,本來是擁有巨大優勢財富織錦行業卻因此遲遲得不到大規模發展。

胤佑當晚寫了一封奏折,上疏廢黜此項規定,並且在奏折中詳細闡述了自觀點,有理有據。很快,他皇兄批準了他揍請。

機戶增加織機能擴大生產規模,提供更多業崗位,增加產能。

大清律例規定,生絲不能出口,但絲綢製品可以。胤佑這是給三大織造署指明了一條生財之道,讓他們盡快搞錢,補上這些年來修建三汊河行宮造成虧空。

這筆錢畢竟是內務府銀子,皇上自口袋裏私房錢,隻要皇上不追究,他們有時間補上。

這是他一直想做,重新開放海上絲綢之路,將東方絲綢製品,高價賣給些西洋人。再從他們裏購買先進武器,船隻儀器。

現在康熙退位,他皇兄登基。胤礽比他父親更加年輕,對胤佑這個弟弟充滿了信任,能夠理解並且支持他想法,為他大刀闊斧改革之路鋪平道路。

胤佑一直堅信,隻要他兄弟們團結起來,他們一定能夠開創一個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