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欲謀遼州,正當其時(2 / 2)

接下來就是這些黃巾將士及黃巾家屬的安排。

首先是黃巾中的近二十萬青壯,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上過戰場,有過戰鬥經驗的老兵了。田峻決定從中征兵五萬,分別交給太史慈、鞠義和黃忠三人訓練,其它人,則隨家屬一起安排。

對於黃巾家屬的安排,田峻也早有準備,按照預定計劃,分別在玄菟郡安排二十萬,遼西郡安排十萬,遼東郡安排三十五萬。

有了這近七十萬黃巾的加入,田峻在東北三郡所轄人口已經達到三百八十萬人,再加上東萊郡的五十多萬人,田峻手中掌控的人口總數達到了四百三十萬人之多。

因此,在宴席之間,成公英向田峻獻策道:“如今東北三郡的人口總數,已經多於幽州其它各郡的人口總和,屬下覺得,主公現在可以上奏朝廷,將東北三郡單獨劃出來成為一州,取名為遼州,由主公擔任州牧。”

新建“遼州”?

田峻知道,在原本的曆史上公孫度就是這麼幹的,不過,公孫度是自封遼州州牧,自始至終未得朝廷認可。

其實,田峻的心中也早有這種打算,不過,現在才擁有三郡之地,要劃地稱州似乎有些太早,按照田峻的規劃,是要滅了高句麗,或至少將高句麗趕到鴨綠江以東,才上表朝廷的劃地稱州的。

田峻猶豫了一下,開口問道:“此事……是否為時尚早?”

“此時正當其時也。”成公英道:“此時上表,朝廷同意的可能性非常大,若是拖得太久,生出變故,朝廷反而不一定會答應了。”

賈詡也笑道:“此時的朝廷和天子,乃是由董卓把持,而此時的董卓,巴不得關東群雄內鬥,因此,如果此時上表,朝廷必會同意。有了朝廷的同意和天子的印章,主公也就是名正言順的州牧了。”

田峻點了點頭,覺得這確實是個不錯的時機,於是,田峻便讓成公英負責起草奏章,同時,將擊殺柯比能的捷報,也一並送交朝廷,向朝廷報功。

……

青州黃巾的接納,讓田峻賺了大量的人口,實力也由此增長了不少。

不過,田峻還有一件大事也需要馬上處理,那就是與孔融的關係問題。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又是天下名士,在這個獨尊儒術的年代,誰要是將孔融得罪了甚至殺掉,那會被天下文人群起而攻之的。

對於孔融這樣的人,能不得罪最好是不要得罪。能夠跟孔融處好關係,會收益無窮,反之,也會後患無窮。

為了修補與孔融的關係,田峻又派出了自己的嶽父——蔡邕帶著禮物來到了北海郡。

蔡邕和孔融本是至交好友,兩人久別重逢,互相寒暄問候了一番之後,蔡邕便對孔融道:“蔡某此來前來相見老友,也是代我那不懂事的拙婿向老友致歉。”

孔融一聽這話,想起那件不愉快的事情,臉色立馬就不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