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3 / 3)

於太太笑道:“你這小人兒話真不少,玉在哪裏,我看一看。”

小徒弟道:“昨天就給小姐收走了。”當著外客的麵,於太太也沒再多說,叫賬房結完錢,那師徒倆千恩萬謝地走了。

這一打岔,令年要挑剔慎年的話也忘了。覓棠把先頭的話題又拾了起來,對於太太道:“生意上的事,身不由己的,我父親也是整天的應酬,隻有回家才能自在那麼一會。”

於太太被她勾得心疼起兒子來,便說令年:“難得回來,讓他自在會吧。”又對慎年提起了請程小姐做令年洋文老師的事情。

慎年和覓棠不熟,見令年不反對,便也對覓棠道了謝。

他好像除了令年和於太太外,和外人話都不多。覓棠斟酌了一下,說道:“家父最近想要買一些格蘭之的股票,不知道貴莊上能不能代買?”

慎年說:“我們莊子上不代辦這個。”

覓棠不意才開個頭就被回絕了,說道:“看報紙上,好像二公子替那位貴州來的楊將軍買了不少。”

“那是朋友所托,”慎年道,又說:“也不是我們莊子經辦的,我隻是替楊將軍引薦了格蘭之的老板。現在一股五十錢,程先生想買多少呢?”

覓棠早得了程先生的囑托,便說:“要是買的多有便宜,買兩千股也可以。”

慎年搖頭:“買的多,還要比別人貴些。聽說現在格蘭之已經售罄了,幾家外國銀行興許還有,不知道程先生和他們有沒有生意上的往來?十萬塊錢,說少也不少,是紡織廠一個月的貨款了,我看程小姐還是勸程先生再觀望觀望。”

覓棠被慎年這一席話說得臉色好不自在,道了謝,便默然無語了。

於太太在旁邊聽著,奇道:“怎麼這個橡膠股票最近人人都想買?聽何媽說,底下人們這兩天也商量著要湊錢去買十股試試,”她轉過頭問令年,“我想起來,是不是你大嫂也從湖州打了電話,說她家老太爺要捎一萬塊錢來,托你大哥給買股票?我說,錢就不要捎了,一定要買,慎年就替湖州老太爺和程先生買幾股看看,底下人還是算了。”

慎年剝了幾個菱角,借令年手絹擦了手,起身道:“媽,咱們家誰都不能買。你忘了,爸爸說過的,咱們雖然做生意的,但不為洋人驅使,不隨百姓逐利。咱們也不至於很窮,何必要跟販夫走卒去湊這個熱鬧?”

他這話很不客氣,說完就走了,留下一群女人麵麵相覷。何媽拍著胸脯道:“聽二少爺的話,這股票的確不是什麼好東西了?還好我沒買。”府裏下人也就她沒有湊錢去買,因此很覺得慶幸。

——慎年最後那句話,好像是說程家窮,是販夫走卒一樣。於太太恨他不會說話,對覓棠笑道:“程小姐留下一起吃飯吧?”

覓棠勉強一笑,說不必了,便要告辭。

令年卻有些同情她,親自把覓棠送到了客廳外,說道:“程小姐,我二哥說的興許有道理,你不如請程先生等等看。”

覓棠反而跟她道歉,“我剛才隻是隨口一提,倒也不是非買不可,你們不要放在心上。”

令年知道覓棠是口不應心,猶豫片刻,說道:“程小姐,你不要太信報紙上講的那些話,你怎麼知道刊登的那些文章不是收了巨額的潤金?彙豐銀行排隊的人也未必不是格蘭之雇的,南洋我二哥是去過的,現在到處都在打仗,恐怕橡膠園也沒有宣傳的那麼好。總之,這種事,我父親以前在外洋的時候,也見識過的。”

覓棠仍舊含笑道:“三小姐你家學淵源,耳濡目染的,肯定比我有見地。”約定了改日來教洋文的時間,便分手了。

回到家,覓棠將慎年那些話說給程先生。程先生不以為然,程太太卻半信半疑了,說道:“二公子既然這麼說,想必有些道理的,他家生意做得那麼大……”

覓棠平日裏對人很和善的,今天說話卻有些刻薄:“他家生意那麼大,也不是他操持的,不過一個紈絝子弟罷了。於小姐不在乎股票賺的這點錢,所以看什麼都像假的,可咱們要是能借此賺一筆,以後爹也不用出去應酬那麼辛苦。況且她說的那些話,不見得別人不懂,可咱們也不是買了股票就要攥死在手裏了,等它漲了再賣,就算格蘭之倒閉了,又跟咱們有什麼關係?橡膠園是假的,未必銀子也是假的?”

程先生認為覓棠說得有理,“還是要買。”

程先生大膽,覓棠更大膽,像個賭徒般孤注一擲:“當然要買。生意上的事我興許不知道,但有件事我知道:越是有錢的人,越怕別人跟他一樣有錢。”

程先生翌日起個絕早,又去到處打聽橡膠股票的事情,數日之後,竟然給他走了運,在教會裏碰著幾個洋人,是最早期參股的人,這會早賺得盆滿缽滿,要拿了現銀去置辦宅子,願意加價轉售。程先生一口氣將他們的股票都買到手,心滿意足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