朧夜雖欺她,因著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安嬪恨她,也恨不太起來她。沈蓯蓉則不同,那是對於安嬪來說全然陌生的一個人,去恨沈蓯蓉絕對不需要顧忌什麼,而且沈蓯蓉風光愈盛,愈襯得這桂林宮空蕩、寂寞,這是安嬪不願去容忍的,潛意識裏,安嬪好像也感覺到有什麼危機蟄伏在陰影之中,隻等著她一腳踩空栽進去,但已經無所謂了,她不在意。
嫉妒讓人不理智,嫉恨讓人沒有理智。在後宮之中,活著的人,不是太聰明,就是瘋子。
不管安嬪心中翻湧著怎樣的驚濤駭浪,在明玉樓是感受不到的,沈蓯蓉懶懶地站著,任與浣伺候她穿衣洗漱,小宮女們拾掇好了食材,隻等著她去點評。
既然有了私廚,她就要去運用這份資源,古代的糕點她是不大會的,她也不喜那些東西,她要做的是藥粥。古往今來,膳補食療都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式,作為醫學生,她也學過許多相關知識,以前在醫學院時,她就經常煮一些養生的粥,現代的食材很多都失了本真的味道,這次穿越到古代,雖然失了信息化時代的便利,但在食材方麵,應該說有些得天獨厚的便利,因為食材本身並沒有因為基因變化與環境汙染失去本真,在這些食材本身,就有些天然淳樸的味道。
沈蓯蓉這次要做的是人參糯米粥,這是一款能夠緩解疲勞的藥粥,主料是人參與糯米,人參補元固脈,糯米口感舒爽又滋補,兩者放在一起味道不僅好,而且對身體大有益處。沈蓯蓉知曉禹琮是個勤勉帝王,勤於政務,這很容易產生疲勞感,但後宮之中即便有妃子想到去送他吃食,也都是煮些平常的粥,首先成色並不上佳,其次也沒有緩解疲勞的效果,所以禹琮吃罷,其實可能還不如不吃好。
收拾罷,沈蓯蓉就隨與浣出去看準備好的食材,人參是高公公日前送來給她補身體的,年份不算高,成色卻極好,正適合平常時候的進補,糯米是新進貢的江南新米,顆顆飽滿,湊近了仿佛還能聞到江南雨後的芬芳,這兩樣食材無疑都是極好的,沈蓯蓉又看了一旁小太監端著的山藥粉,這山藥粉是以上好的山藥細細磨出,又用細篩篩選出其中雜質,將最細的留下來,保證了食材最真的一種鮮美感。沈蓯蓉點了點頭,眉眼裏不吝笑意,慵懶姿態不乏動人,幾乎要叫這幫人挪不開眼,她道:“做得不錯,賞。”
若要論明玉樓與桂林宮的不同,或許從其中宮女太監的身上便可見一斑。明玉樓的宮女太監都是自在的,雖然也是要當其職,卻並不畏懼主子隨意地會懲治她們,當然,也不敢鬆懈就是了,畢竟誰也不想成為第二個與傾,有點腦子的,都知道被主子趕出去的丫鬟多沒什麼好下場。而桂林宮裏,宮女太監個個活得膽戰心驚,一畏懼就容易緊張,緊張了便更容易做不好手頭活計,於是就更畏懼,來來回回,就成了死循環。一對比起來,高下立分。所以在明玉樓裏,能按照沈蓯蓉的心意擇出最好的食材,一方麵是明玉樓裏有,一方麵也是這些人是認真伺候著沈蓯蓉的。沈蓯蓉笑,也是因為這點。對她來說,這天下最舒服的事不是擁有潑天富貴,而是稱心如意。
她想要,所以就有了。這感覺再美不過。
爐內起了小火,架起一口小鍋,水與糯米都被火烹得熱烈,沈蓯蓉把切得平整可愛的人參片放進鍋裏,與糯米一同煮了起來,她沒動太多手,傳到淩雲殿卻稱為是她親自動手煮的,這無疑又可在禹琮心裏拔高一層她的地位。
同時,也算是對那支紅豆釵的回複。
紅豆相思子,今朝奉君意。雖然隻是一份小小的粥,但能表達最溫柔的情意,旁人都想不到的,她想到了,人人都想著是巴結著帝王好使地位上升,隻有她是真心為了帝王的身體著想的。他既給她相思,她便表述她的情意。真心總是最能打動人的,熬夠了時間,沈蓯蓉拿小匙將山藥粉灑進去攪拌均勻,又往裏加了些紅糖,對與浣吩咐道:“再煮一會兒這粥便差不多了,你將粥送到高公公那裏,隻說是本宮閑的才做的,不必多說。”
與浣又怎聽不出她言下之意,於是往淩雲殿送粥,故意多嘴:“這是主子親自熬的,據說是緩解疲勞的藥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