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傳說中的高人(上)(1 / 2)

“小李子,你說,傳說中的高人,是不是就住這座山上?”

一座巨大的高山腳下,一個年約二十三、四歲的青年,負手而立,仰望著山頂,似是在詢問別人,又像是在自言自語道。

青年眉若雙劍,直插雙鬢,鼻如懸膽,目似朗星。一身華綢,昭示著家世非凡。隻是靜靜的負手而立,卻是氣宇軒昂,如鶴立雞群,與眾不同。

隻是青年麵容上的憔悴和憂慮,讓青年看起來不是那麼平靜。

在青年身後,一名灰衣男子一直靜靜的站在不遠處,聽到青年說完話後,灰衣男子緊緊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這些都是坊間的傳言,哪裏會有什麼高人存在,若真的是有什麼高人,那也隻是對一般人而言。殿下您要召見,隻需派人前來就好了,哪裏用得著殿下您自己親來呢。”

“住口!”青年嗬斥道。

“既然是高人,那自當是我親自前來的好。這樣,也顯得我的誠心。若是隻派人過來,惹惱了對方,那豈不是得不嚐失?”

“是,是。還是殿下說的有理。小人想的有些差了,還是殿下有遠見。”灰衣人,也就是小李子眼中閃過一絲怒意,隻是站在青年身後,沒有讓青年看到。

所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八百年前,大秦帝國帝王昏庸無道,惹得天下大亂,導致烽煙四起,強橫一時的大秦帝國,短短時間內,分崩離析。

隨著大秦帝國的崩壞,秦遠帝也隨之駕崩。

其後,秦武帝秦風登基。憑借其強硬的手段,長遠的眼光,硬是將快要覆滅的大秦撐起。

自此,天下一分為三。分別為大秦、大楚和大漢。

而青年正是大秦當今的太子,名為秦鈺,今年二十有四。

時至今日,三國鼎立共存八百年。大秦自武帝以後,每一代秦帝的願望,皆是想恢複當年始皇的榮耀,一統天下。然而,八百年來,此願望終不可得。三國之間,相互為敵,卻又相互牽製。隻要其中一方有所異動,另外兩方自然會行成統一戰線。

憑大秦一國之力,如何滅得大楚與大漢的聯手?

數百年來,三國之間你爭我奪,屢見不鮮。大秦非但沒有實現一統的夢想,反倒每況愈下。對外,疲於應付大楚與大漢的外界壓迫;對內,朝堂之上也是分幫立派,爾虞我詐不斷。

身為大秦太子殿下,卻是危機四伏,處於風暴旋渦的中心。

皇家多兒孫,對皇位覷覦者,自是眾多。作為太子,卻是無人相助,不得已下,唯有暗中尋訪人才,作為自己的根基。

此次聽聞這落見峰有高人,秦鈺自是不容錯過,第一時間率人前來,想請得高人前去為自己助陣。

“可是……殿下……若是此人並沒有像坊間傳言那般,咱們該怎麼辦?”小李子試探著說道。

秦鈺皺了皺眉,有些不敢確定的道:“應該不會吧。”

抬頭仰望山巔,口中喃喃道:“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隻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複日,花落花開年複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忽又自言自語道:“能作出此等詩句之人,這等心境,這等才華,豈是一般之人?”

秦鈺轉頭向身後一名大漢道:“趙將軍,依你所見,又當如何?”

被稱為趙將軍之人,乃是一名身高約莫八尺的大漢,名為趙宗。聽到秦鈺的詢問,立刻上前一步,麵帶愧色的拱手向秦鈺道:“回稟殿下,臣乃一介武夫,對於此事,臣實在知之有限。”

秦鈺點點頭。“這也不怪你,你不必這般。”

“無論如何,既然已經來了,不妨看看再議吧。”秦鈺道。

說完,率先一步向山頂登去。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這座山峰,攀登起來,並不比蜀道容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條羊腸小道,彎彎曲曲通向山巔,兩邊是懸崖峭壁,深不見底,稍有不慎,就會掉落下去,葬身崖底。

秦鈺一馬當先,小李子和趙宗自是緊隨其後。

在趙宗身後,四名同樣魁梧的大漢無聲的追隨在後,神情冷漠,不時的打量著四周,一臉的戒備之色。

一行數人沿著羊腸小道慢慢向山頂行去,沿途所過,兩邊皆是懸崖峭壁,深不見底;一登山之路也是崎嶇難行,一個不小心,就會失足掉下去,屍骨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