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洪心中的盛世(1 / 2)

中規中矩的答案明顯不讓宋濂滿意,冷哼一聲說道:“不過是朱子批注,沒有半點自己的理解麼,這樣讀書,比的不過是強聞博記,算什麼通讀五經?”

李洪卻是搖了搖頭,他雖敬重宋濂風骨,卻不喜歡宋濂這對待學問的方式。

正是因為宋濂這種人的存在,導致八股文大行其道,一個個隻知道對著聖賢的書籍,翻來覆去的翻閱,恨不得每一句每一個字都要各種延伸和解讀。

文章寫得越來越花團錦簇,可對於民生政事卻越來越忽略。

而與之對比,同時期的西方,卻在研究力學定律,從物理的層麵上改變了世界。

這種風氣,李洪覺得自己應該改一改。

而眼前的文壇魁首,毫無疑問便是李洪最應該先改造的對象。

這仿佛是一種使命感,自從穿越到大明之後,李洪便一直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而努力,現在得知李善長至少辭去了左相的官位,這讓李洪稍微鬆下了一口氣。

可再之後李洪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沒了目標,無論是現在種植的番薯,還是即將施行的商業計劃都是李洪給自己找的方向。

可今日與宋濂相見,李洪突然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了。

他或許為了身家性命終身不想入朝為官,卻也不願再一次看到中華民族落後於世界的步伐。

李洪就想要當一名執鞭人,要用鞭子狠狠的將大明重新抽回正確的道路上!

“太史公學究驚人,晚輩自知在太史公麵前永遠隻是後進末學,隻是晚輩尚有一事不明,想向太史公請教!”

“講罷!”宋濂聽見李洪向自己請教,立刻拋開先前的不滿,甚至覺得李洪孺子可教,並非是那無可救藥之徒。

隻是一旁的朱標看著李洪那有些熟悉的笑容,心中有了些不好的預感。

他沒記錯的話,前幾次李洪寥寥幾句話就將李善長朱元璋乃至於他自己鎮住時,李洪也是這種笑容。

“好,既然如此,那晚輩可就問了!”

裏李洪先是笑著說了一聲,隨後十分認真的說道:“敢問太史公,讀書人為何要通讀五經?”

“自然是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宋濂臉上一副表情你這都不懂的表情,而李洪卻再一次問道:“那敢問太史公,如何才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朱子曰,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有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明此道理,自可做到修身齊家,至於治國和平天下,你這黃口小兒,尚還不到你能接觸的層次!”

宋濂一臉傲然說這句話的時候,卻全然忘了這改變了大明朝堂格局的內閣製度便是出自李洪之手。

“太史公所言,不外乎格物窮理四個字!”李洪隨口回道。

“嗯,你小子倒是還有幾分悟性,這四個字便是朱子一身所學問的精華所在!”

宋濂麵含微笑的說道,隻是緊接著李洪的問題卻讓他忍不住微微眉頭一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