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李洪心中的盛世(2 / 2)

“隻是晚輩還是有一事不明,這朱子說要格物窮理,可是這格物,到底該如何格,這窮理,世上到底有多少理?”

這大概也是後世程朱理學評價不高的原因,除了存天理,滅人欲這種幾乎違反人性的主張之外,程朱理學給給你了解題答案,卻絲毫不跟你說解題的過程。

也正是因此,才讓後世的儒生紛紛走錯了路,一個個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可不是隻能轉而翻來覆去的研究朱子和其他聖賢們所說的每一句話了。

而宋濂毫無疑問乃是儒學大成者,但同樣,也是走火入魔最深者。

李洪這一句,頓時將宋濂給問到了。

“可是這格物,到底該如何格,而窮理,世上到底有多少理,如何才能窮盡?”

李洪又問了一次,而宋濂思考了許久之後,卻發現自己讀了一輩子的朱子典籍,竟然答不上來。

而後宋濂便有些惱羞成怒的說道:“你這後生,朱子所言,自當是高深莫測,而朱子都想不明白的事情,你非要計較,難道你覺得你比朱子還要聖明麼?”

李洪卻是搖頭說道:“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無不到也。此乃朱子在《大學》中的批注,這證明朱子並非想不明白,而是我等後輩讀書人不成器,無法明解聖賢本意!”

這話幾乎已經是指著宋濂的臉說他所學的東西沒有李洪理解的精深,這讓宋濂有些惱火的說道:“嗬嗬,那你倒是說說,這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宋濂本意是想要為難李洪,一是讓自己找回些麵子,二是想告訴李洪不要有點學問便沾沾自滿,卻不料李洪開口一句話便讓他陷入了深思。

“晚輩認為,“格物”就是要接觸了解事物,並認識事與物的本質、本性、本理,從中找到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在探尋這些規律之時,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性修養,同時令百姓安居樂業!”

李洪口中論據,其實更接近於此時尚未誕生的陽明心學中的格物致知,而實際上朱子的主張卻是窮天理,明人倫,主要所講的實則還是儒生口中的三綱五常,教你明辨是非,忠君愛國。

李洪並非覺得這些道德修養不重要,但卻不能本末倒置,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或許是儒生心中的世外桃源,可李洪心中的盛世,卻遠不止如此。

而程朱理學明顯無法幫助李洪達成這一點。

隻可惜,李洪此時所言聽在宋濂口中未免有些太過離經叛道,隻見宋濂怒道:“荒謬,簡直是一派胡言,真要是按你所說,那全天下的讀書人都不要去讀聖賢經典了,何不都跟著你去所謂的‘格物’,然後放任百姓自生自滅,反而會令百姓生活更加安穩?”

李洪搖頭反駁道:“太史公何必如此極端,天下讀書人眾多,自然有人對於政務教化更為擅長,但同樣有人更適合格物。”

“強詞奪理,我怎看不見所謂格物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宋濂冷哼一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