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去小Q島(1 / 2)

還有兩個小時就可以離開冷凍人蘇醒基地,到真正的E星開啟新的生活。昨天我選擇了想要居住的位置,並且被問到是自己設計房子,還是從設計師的設計中選擇房型。

“我沒有任何建築設計的基礎知識,自己設計房子難度應該很大吧。”

海組長跟我說不用擔心,“E星很多人都居住在自己設計的房子中,不會設計房子也不要緊哦,有仿真軟件幫我們測試和完善設計的可行性。而且不論是自己設計還是設計師設計的房子,都能在兩個小時之內建造完成。”

E星人的居住方式五花八門,可以住在空中的天空之城,住在地麵可以選擇從赤道到兩極、從盆地到山峰的任何區域,也有一些人選擇住在地下和海洋中。除了被重點保護的生態區域不能居住之外,大部分區域都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我看過E星的地圖,北半球以橫向大陸為主,赤道位置有一熱帶大洲,橫跨南北半球又有一狹長大洲,通過斷斷續續的島嶼和南北兩極幾乎連在一起。南半球稱不上有完整大陸,島嶼細碎且數目繁多,這樣一看陸地也占了不少麵積。和地球不同,E星沒有巨型大洋阻隔大洲間的交流,這種大麵積星羅棋布的島嶼對我來說非常新奇。

“我要住在南半球的島。”地球上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麼大麵積都是島嶼的情況,這麼有意思的布局一定會催生很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我非常想體驗一把。

冷凍人蘇醒基地在北半球的地下,它同時也是一個管道交通樞紐。

“我們乘管道去南半球,從派大島再開直升機到小Q島。這是最快的方式,隻用2小時”

令我安心的是海組長會陪我一道去小Q島,在我學會E星官方語言,能獨立在當地生活之前,她都不會離開。海組長做的大概是過去社工的工作,這份職業對工作者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求掌握相關知識,考取資質,而且通常還需要有幾項額外的技能或者不同尋常的經曆,這對於實際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很多社工都有雙重職業,他們的另一個職業大多都是突出技能。比如因為跟腱受傷永遠告別比賽場的運動員整日借酒消愁,就會有化學家、退役運動員、有酗酒經曆但是最終戒酒成功的人組成一個小組去幫助他。再比如我,蘇醒的古代外星人,社會邊緣人士,不會E星語言,缺乏時代知識,非自願的移民。如此多的標簽,社工組織把我列為十年難遇的重點關注對象,幫助我的小組竟然多達12人:地星學家、古代文化研究者、心理重建師、社會常識科普人、近代史講師、E星語文老師、外星語言研究員、營養師、潛力挖掘師...不過很快在我身邊的就隻剩外星語言研究員海組長。他們發現我學習E星語言是在太慢了,因為語言壁壘,其他人幾乎幫不上我。E星語文老師用英語教我E星語,這對於200年前的非母語初級使用者來說用已經進化了的現代英語學習外星語言簡直太難了。幸好海組長非常博學,不僅會當代地球的100種語言,而且掌握了近代地球的主要語言。也就是說我可以和海組長用漢語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