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姨娘,原是她祖母桂老夫人娘家的侄女。
因著桂姨娘的父親,參與了前朝的謀逆大案,下了大獄之後,慘死牢獄之中。
桂姨娘和府裏的丫鬟婆子,一起發賣給了人牙子。
後來她祖母桂老夫人知道了消息,花了重金,把桂姨娘從人牙子手裏,買了回來,養在身邊,悉心教導著。
原想給她尋一樁好的婚事,沒成想,桂姨娘那廝,竟上了她父親廣寧候的床,成為了她父親身邊的女人。
桂老夫人知道後,懊悔不已。
若是早知桂姨娘是這樣一個恬不知恥的貨色,當初,她就不應該把她買回來,還花費時間和金錢,悉心教導,一早就該讓她死在人牙子手裏。
可世上沒有後悔藥,自從桂姨娘做了廣寧候的身邊人之後,桂老夫人就不曾待見過桂姨娘。
連桂姨娘每日的晨昏定省,桂老夫人都給她免了。
除了父母,最疼她的,便是祖母和大哥了。
祖母一開始就告誡過她,叫她小心桂姨娘母子三人,結果她總是聽不進去。
如今她會花了時間,去陪著祖母她老人家的。
謝元君在來侯府的路上,算了一下時間,如今距離父親回京,也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了。
她必須在父親回京之前,謀劃好一切才行。
她的母親,出身襄陽侯府常家,是襄陽侯府的五姑娘,侯府嫡出的姑娘。
進了侯府,跟在引路婆子的身後,謝元君進了常氏所在的玉茗春。
得了消息,院裏伺候的丫鬟,急忙進去稟了常氏,又出來回了謝元君。
小丫鬟是常氏身邊伺候的春梅,謝元君原先也是見過她的。
春梅低著頭,低聲回了謝元君,生怕自己說錯了什麼話,得罪了她。
“回姑娘的話,夫人說她身子不適,並不打算見您,夫人讓奴婢轉告姑娘,夫人讓姑娘好好照顧自己,僅此而已。”
聽著春梅這麼說,仿佛是謝元君意料之中的事情。
沒成想,這麼多年過去了,母親還是不願意見她。
當初她一門心思想要嫁去太子府的時候,是母親出來攔阻她,母親攔阻了她幾次,未果之後,母親也就由著她去了。
隻不過每次她回府,想要見了母親,母親都不願意見她。
這是為什麼?
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呀?
她嫁去太子府之後,母親就把謝元秋那個女人,養在了自己名下。
既然母親不願意見自己,那她繼續留在侯府,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謝元君讓明月去備了馬車,她又回了太子府。
她回到太子府的時候,陳郗還沒有回來。
進了春雪堂,進了裏屋,謝元君屏退了屋裏伺候的丫鬟,隻留了幾個貼身伺候的丫鬟下來。
這個時候,明月去沏了謝元君喜歡喝的老君眉進來,見姑娘麵上一副不悅的神色。
明月想要勸勸姑娘,但又怕惹惱了姑娘,遞了茶盞過去,明月忍不住,還是勸了謝元君幾句。
“其實姑娘沒必要去了侯府,自取其辱的。侯夫人的心裏,已經被二姑娘給蒙蔽了,二姑娘那廝,整日去了侯夫人麵前,說了姑娘的壞話。”
“這樣的人,實在是留不得,姑娘還是和侯夫人好好說說,盡早發落了二姑娘得好。姑娘不如把這事,遞了消息去老夫人那裏,同老夫人說說,她老人家,還是明事理的,定會幫了姑娘的。”
謝元君沒想到,原來明月心裏,想的竟然比她還要通透。
原來明月心裏,一開始就看出來了。
那個謝元秋,當真不是個好人。
偏前世這個時候,她沒聽了明月的話,隻當謝元秋惹了她不高興,她還重重地罰了明月。
如今她既然看清了謝元秋的為人,就不會同她來往,不會同她來往,不代表她就忘記了上一世的事情,
謝元秋欠她的,她必須一筆一筆向她討回來。
她不是一門心思想要嫁去齊王府嗎?
那麼這一世,她就讓她嫁不了齊王府。
又或者,以另一種方式,嫁入齊王府。
謝元君交代了明月幾句,就聽見外頭有丫鬟稟道。
“太子妃娘娘,齊王爺送來書信,請您過目!”
謝元君“哦”了一聲,她還沒有找上齊王,齊王就這麼快,找上她來了。
既然齊王讓人送來書信,她先看看,信裏頭寫的什麼。
明月和秋月二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明月就出了屋子,拿了小丫鬟遞進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