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澤!你是說三百年前,那個跟隨一世皇帝南征百戰的阿爾擇雷獅公爵?“
”不錯,就是他!他就是從這裏進入西北的!“墨菲奧布恩點了點頭,揚起馬鞭指向遠方要塞後麵的山穀狹道
墨菲林斯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阿爾澤是高盧帝國初期最有名的天才騎兵將領,也同樣是一名喜歡運用重騎兵一舉破敵的帝國將軍,
重騎兵,奔如猛雷,破陣如紙,素來都是騎兵中最鋒銳的兵種,墨菲林斯喜歡指揮重騎兵,一部分是因為墨菲龍甲本就是帝國的重騎兵部隊,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對於這位阿爾澤的崇拜
墨菲龍甲,高盧帝國騎兵中僅次於王家禁衛重裝騎士的兵種,因為受到帝國關於地方諸侯的限製,數量雖然隻有三萬,但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曾經在西雅圖爭奪戰中,以三萬重騎兵擊破中比亞帝國的三個重型兵團的阻攔,據說比墨菲龍甲更強的王家重裝騎士軍團,人數也是三萬人,但受守衛皇帝不喜愛職權所限,從未離開京都要地,
最初的墨菲龍甲,其實就是王家重裝騎士軍團的扈從騎士兵團中的三支中的一支,其他兩支分別是阿爾傑農家的“白丹重騎兵”和阿爾澤家族的”雷獅重騎兵“
可惜,三支中的一支雷獅重騎兵,已經成為了曆史的煙雲,這位雷獅阿爾澤,可是帝國初期的風雲人物,
當時高盧帝國剛剛建立,關於帝國的發展重點,應該是往東還是往西,一直都是帝國內部爭論的焦點,最後是一世皇帝的大將阿爾擇力排眾議,願意親率5萬軍隊,征伐當時蠻族林立的西北地區,為帝國向西方擴展勢力打開通道,一世皇帝一開始並沒有同意,
可能性太低了,西北蠻族雖然稱為蠻族,但人數已經達到了300多萬人,雖然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但內部有聯盟,距離稱為國家也不過就是一步之遙,能夠作戰的部隊高達20萬,對於剛剛建立的高盧帝國來說,也算是一個阻擋發展的勁敵,反而東麵則阻力小一些,雖然有中比亞地區壓製,但依然有十幾個小國家夾在中間,
”帝國應該尋求一條長久發展之路,而不是貪圖一時之利,過早消滅掉與中比亞的是間隔,隻會讓帝國陷入長久的消耗中“阿爾澤第二次要求西進出兵,
最終,執拗不過的一世皇帝,隻能答應兩邊同時進行,
事實證明,阿爾擇的分析是正確的,因為過早打通了與中比亞的交界,高盧帝國被拖入長達百年的交戰,一直到現在,大量的人力物力都被投入到東麵戰場,如果相同的力量投入西麵,高盧帝國的實力版圖可能還會擴大。
而在西北,經過3年多的血戰,隻有5萬軍隊的阿爾擇,依靠淩厲的重甲騎兵,踏碎了西北蠻族的抵抗,並且利用征服地區的奴隸,建立了一支10萬人的奴隸軍團,
有點類似於碧野穀之戰的逆轉,阿爾擇采用步步引誘的戰術,最終利用地勢險要的安思定山穀,一舉擊敗十三萬蠻族的聯軍,
蠻族此役被殺的血流成河,超過十萬的屍體,被拋入從山穀內流向外麵的河水,無數的蠻族被隨後發動的一場場大屠殺,殺的人人驚懼,西北蠻族徹底失去了抵抗的信心
一部分蠻族選擇向阿爾擇臣服,成為高盧帝國的扈從國,其中就包括巴斯塔族,偌德森族,德尼亞族,諾曼底族等西北勢力,而另外一部分則選擇向更加荒蕪寒冷的地區北遷,形成現在的斯拉夫各族,還有一部分則尋找向海路遷徙,去往遙遠的大海另外一麵,據說,那裏有一片平靜而遼闊的土地,可以給戰亂中的人們提供庇護之所,
數百年風雨,西北蠻族在各地生根發芽,隻有向西北遷徙的斯拉夫人,依然記得祖輩的誓言,一次次的襲擾著高盧帝國的西北,希望能夠重新回到自己的故土,
帝國的初期,往往伴隨著風雨動搖和陰謀血腥。完成了將西北地區納入高盧帝國勢力範圍的阿爾擇,在被高盧一世皇帝大大讚賞了一番後,任命為西北地區的第一任執政,為了加強西北地區的控製力,阿爾擇又調集連同征服地區在內的14萬俘虜和30萬勞力,花費了20年時間,
在通往西南地區的山脈走廊位置開山鑿路,用巨大的山石修建了兩座要塞式的城市,費爾南城和瓦爾帕萊城,兩城雖然算不上大,但背靠山脈,堅固異常,而且是勒守要道的天險,建造圖紙由身經百戰的,經驗無比豐富的阿爾擇親自審定,兩座要塞如果派兵強攻,每次能夠正麵衝鋒的部隊不超過一個中隊,
這是真正的天險,誰要想踏過去,必須要用數倍的血肉來填,阿爾擇相信,這兩座要塞能夠讓他的西北穩如鐵桶,在無需擔心來自西南方向的威脅,這是通過陸路從西北進入西南的唯一辦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勢,就算是號稱“無堅不摧”的胖子,也不願意對這兩座天然的堅壁動用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