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 盈虧平衡點(1 / 2)

(下午又查到美漢公司的一些具體資料,它被收購前的市值有5億港幣,不是空殼公司,所以對上一章進行了一些小修改。)

7月11號,陳鬆青對媒體說,他已經走完了對金門大廈的所有收購程序。

同一天,佳寧集團也對外發布公告,其作為美漢公司的控股股東,為了更好的支撐美漢的股價,將以1元港幣的象征性價格,把金門大廈75%的權益轉讓給上市公司。

這個公告一發出,美漢的股價就應聲漲到了7.2元。

7月15號,美漢公司召開董事會後,又對外公告將於9月1號召開股東大會。董事會擬向股東大會提請三條重要事項進行表決。

第一,上市公司更名為佳寧置業有限公司;第二,中期派息每股8仙;第三,因增加一筆巨額非經常性盈利,建議按每5股送3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派送紅股。與此同時,董事會還承諾繼續在年末派息,每股不少於21仙。

此公告一出,美漢的股價再次飆漲,直接突破了8元。而在美漢股價不斷攀升的過程中,周陽也適時的進行了幾次換手操作。

換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把前期的浮盈,固定為真實的收益。而他之所以要這樣多此一舉,則是為了更好的利用杠杆。

比如他最初以6.2元買入的3.1萬股美漢股票,在以7元的價格賣出後,沒扣除融資成本和傭金之前,毛利潤為2.48萬港幣。

也就是說周陽的保證金增加到了6.4萬左右,5倍杠杆就能撬動32萬資金。他在賣出的同時,再重新買進美漢股票。

雖然換手後平均買入價格,漲到了7.05港幣,但周陽賬戶中持有的美漢股票,卻增加到了4.5萬股。

而等美漢的股票突破每股8元時,周陽證券賬戶裏持有的美漢股票數量,已經達到了7萬股之多。如果他此時全部平倉,能提現的資金高達11萬港幣。

但在半個月前,周陽開戶時投入的本金,才隻有4萬港幣而已。難怪比爾·黃能用三個月,就把50億美元變成了150億。

但8元的股價,對於大股東陳鬆青來說,卻還還遠遠不夠。周陽早就給他算了一筆賬,首先向上市公司注入75%的金門大廈股權,花了陳鬆青7.5億港幣。

而在美漢公司重新複牌上市後,佳寧集團控股比例為75%。這些股份都是之前的全麵要約收購中,以每股6港幣的價格買進的,即使不算其他額外費用,收購成本也高達6.5億港幣。

也就是說陳鬆青到目前為止,在美漢公司上至少投入了15億港幣。佳寧集團總共持有的美漢公司股票,大約為1.08億股。

所以美漢的股價至少要漲到13.9港幣,陳鬆青前期的投入才不會發生虧損。但這又談何容易,要知道美漢目前的總市值,已經高達11.5億港幣。要把這樣一支大盤股的股價,在8元的基礎上再往上拉升75%,不放大招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7月都還沒走完,香港報紙上就再次傳出消息,又有新公司開出14.3億的價格,向陳鬆青收購金門大廈。

但陳老板表示香港地產市道大旺,佳寧集團準備對金門大廈的價值,重新進行專業係統的評估,現在並不急著出售。

好家夥,他的言下之意就是開價低了,不賣!

站在上帝視角上看戲的周陽,都快笑得滿地打滾了。金門大廈難道真的是用金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