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三十八年二月十五日,英法荷奧中五國在法國北部城市裏爾舉行了共同解決西班牙問題爭端的會議,然而,這場會議從一開始就充滿了陰間氣氛。
段毅代表帝國出場,在會議前期,隻是發表了關於和平的倡議,並非再提出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案。之所以不提出,是因為四國,尤其是法國和奧地利兩個強國已經完全不相信帝國的立場,他們堅定的認為,帝國就是希望歐洲爆發戰爭。
這個認知顯然是正確的。
因此,會議中前期,都是各國代表表達立場。但氣氛非常的詭異,隻有荷蘭代表在會場與法國代表進行了簡單的溝通。荷蘭的意見是可以接受安茹公爵腓力成為西班牙國王,但是必須有兩個前提,其一,西班牙與法國要保證永遠不會合並。其二,必須對西班牙的在歐洲的領地進行瓜分,尤其是荷蘭與法國之間的西屬尼德蘭。
荷蘭並無意擴充土地,但是希望這片領地歸屬於奧地利。
哈布斯堡皇帝利奧伯德一世的代表是發言最多的,他從各種方麵想各國表述哈布斯堡擁有對西班牙王位繼承的合法性,好像法理基礎還是多麼重要的事情似的,他的長篇大論沒有得到多少反應,來自英國倫敦的代表更是昏昏欲睡。
英國代表的反應確實超出了大家預料,要知道,英國國王是詹姆斯二世而不是當年大同盟的領袖威廉三世,詹姆斯二世是法國國王扶持上位的,理應支持法國才是,但結果並非如此。
從立場上,詹姆斯二世願意與法國結盟,但詹姆斯二世不願意因為西班牙問題爆發戰爭。
因為英國國內的政治局勢也很詭異,詹姆斯二世僅僅直接統治了南英格蘭,蘇格蘭依舊掌握在馬爾伯勒公爵丘吉爾手中,他的私生子在帝國支持下,坐穩了蘇格蘭總督的職位,並且把手伸向了威爾士地方。
英國內戰不過停止了一年多,詹姆斯二世很擔心國內的穩定會隨著歐陸的戰爭再次引爆。在以往,他可以在路易十四的支持下打壓叛逆,但一旦歐陸戰爭爆發,路易十四自顧不暇,就沒有餘力支持他了。
而這位英國代表更有意思,他雖然名義上是詹姆斯二世的代表,議會的議員,在來之前,國王給他的任務是促進和平,搞好和各國的關係。但議員本人顯然並不感冒,原因自然與在場眾人無關,是國內的政治鬥爭。
法國代表是僅次於奧地利代表的發言人,他不斷的呼喚和平,但卻沒有一點實際行動,也沒有一丁點的退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政治作秀。
裏爾會議從年初籌備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個月,法國人是一點也沒有閑著。新年剛開始,馬德裏的貴族就宣布了效忠新王腓力五世,西班牙攝政團派遣代表前去了意大利地區的米蘭,把同樣的消息傳遞到了西班牙在亞平寧的所有領地。
西班牙在歐洲的領地在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宣布承認腓力五世為國王,緊接著英國、巴伐利亞等國也宣布承認,隻有荷蘭是特殊的,他們先是宣布承認,那是因為法國代表說在裏爾會議上,法國會退讓,但是現在看來,海因修斯被騙了。
不僅在政治上,在軍事上法國也有所行動。
要知道,西屬尼德蘭地區與荷蘭的邊界上有很多堡壘,按照大同盟戰爭的和平條約,這些堡壘和城鎮屬於西班牙,但荷蘭人可以在此地駐紮一些陸軍,但是現在,法國軍隊已經開進了西屬尼德蘭,驅逐了荷蘭軍隊。
當然,已經開始軍事行動的不僅隻有法國,奧地利名將歐根親王已經奉命率領精銳開赴意大利地區了。
各國態度很明確,但又沒有爭吵,各說各話了幾天後,法國外交部長趕到,開始了表演。
與土西一起趕來的還有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土西親切的向大家介紹了腓力,目標很明確,一切的和談都要在承認腓力為西班牙國王的基礎上。這引發了奧地利代表的抗議,其甚至在言語上衝撞了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