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采薇看到後,不由得雙手一拍,發出“啪”的擊掌聲。她輕呼出口:“有誌氣,痛快!”
對麵少年柳庭璋,在她腦海中那個憨態可掬的胖娃娃形象迅速消失,一個勤奮上進、雄心勃勃、目標明確的輪廓隱約成型。
柳庭璋隨後解釋自己為何十歲才習字,一段話又很快浮現出來:
【高人,我爹是秀才,很有學問,今年才與我娘成親,是我繼父,因此我剛學起習字。之前未曾開蒙,起步晚了,不過我不怕,多學苦學就是了。】
顧采薇恍然大悟,柳庭璋是受繼父的影響才開始讀書認字的吧?她很是喜歡這樣子願意奮鬥而且有問必答的學生。
身為郡主,在各種宴席上多少會聽說科舉之事,顧采薇又常向柳祭酒請教,自然知道此時取士的各階考試側重點。
考秀才的鄉試十分簡單,無非是腦瓜子好點,能牢牢記住四書五經的原文。
考舉人的院試,在顧采薇看來,就是按要求,圍繞儒家知識,寫出一篇說明文,一篇應用文,隻要對儒家經義理解到位,熟悉官場文體,其實也不在話下。
再高一層的會試,由禮部舉辦,要求考生寫時務策論,以儒家觀念來寫出某件政務應該如何辦理,比如治水治旱、勸民農耕、增長人口等,顧采薇認為其實就是議論文。
最後壓軸殿試由皇上當主考官,他親自出題,則是天馬行空,但是隻要自己的知識積累夠,完全可以不變應萬變。
顧采薇隻覺得自己的雄心壯誌被對麵少年點燃了,北鬥星一樣的指路明燈?她萬分喜歡這樣的形容,與她現代時對自己的定位不謀而合。
她就收下這個學生,將儒家經典給他講明白透徹,看看他能一路走到哪裏。
就當是隔空養成個學生,說不定真能成就一個父王、母妃開玩笑說過的文曲星。
顧采薇摩拳擦掌,鄭重寫下:
【好!我願意傾囊相授,教你成才。你不必再以高人相稱,可以叫我夫子了。】
窗外好像要下許久的瓢潑大雨,不知不覺停住了,柳庭璋看完對麵人應許下的話語,感覺萬籟俱靜,隻有自己砰砰作響的心跳聲。
他有夫子了!
柳庭璋很想告訴所有人,他有夫子了。
不知道何處的高人,能寫一手好字,知道他情況後願意教他讀書,助他科舉,秀才應是可期的,也許,他還能奢望下舉人?
柳庭璋感覺自己充滿了力量,他低吼出聲,伸展伸展手腳。隻覺胸臆間無比暢快。
不過,他還沒有被衝昏頭腦,不忘提筆寫下:
【夫子,敢問您如今什麼功名?】
顧采薇伸手,用纖細食指點點紅嫩嘴唇,細細琢磨,是啊,隻有她想收徒還不夠,需要讓徒弟心服口服才行。
現代不是也追捧金牌老師、出名講師麼古今道理相通,她要是半吊子,自然教不出好學生。
隻不過,這一世她在世七年,接觸了不少大小官員,自認學問遠勝於他們,能讓顧采薇佩服學問的,隻有柳祭酒一人。
柳祭酒也當她的麵真誠讚歎過,可惜幼薇郡主不能參加科舉,不然一定能高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