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月裏,歡聲笑語,時光易過,很快就到了他們該返回京城的日子。
顧信自然戀戀不舍,誠王妃看著好氣又好笑,背地裏擰著兒子耳朵說:“有些出息。等回京,你父王和我就向彭家下聘,給你定親。你們按年紀也該嫁娶了,我們兩家商量著,早些將彭姑娘給你迎回來,當媳婦,這總行了吧?”
顧信嬉皮笑臉,多謝母妃費心、母妃最是疼愛他,等等甜言蜜語,像是不要錢一樣連綿不斷,畢竟這是他的長項,直哄得誠王妃老懷大慰,眉開眼笑,心想兒子好歹是懂事了些。
原本,誠王在京,孟王在孟州,顧采薇對於這位王伯家裏的情況並沒有刻意去了解。暫住了這一段時日,對自己同輩有了個認識,深覺對比鮮明。
誠王家四子一女,長子是王世子,待誠王百年之後,長子將襲王位,原封不動的一品親王。二子到四子都是二品郡王爺,封號依次是信、直、平,各有封田、俸祿。
獨女受封幼薇郡主,因為有稱號的緣故,比一般郡主要高半品,在四公主、五公主還沒封號的時候,其實算是平級。待她們有了封號,也隻比顧采薇高半品而已,但是因為無人撐腰,隻能是虛張聲勢,顧采薇從來不怕她們姐妹。
至於孟王這裏,則大大不如。他有兩個嫡子,都受封郡王,長子給了個封號,次子直接是光頭郡王。庶子好幾個,七歲以上的統統隻得了伯爵名頭,一下子低了好幾等。
等孟王一過世,他這個一品親王的職銜自然消失,偌大的孟王府也會因為與他家孩子們的地位不相匹配,被朝廷收回。
至於女兒,孟王兩個嫡女,都是沒有封號的郡主,府中隻以大郡主、二郡主稱呼。若幹庶女更降了一等,人人隻能頂著縣主的名頭,也沒有封號,隻是依著排行一路稱呼下來。
正因如此,孟王伯家的女兒們,對堂姐妹幼薇郡主不算親熱,隻能稱為恭敬,或者說,敬而遠之。相處時日又不算長久,所以顧采薇並沒有在這裏交到手帕交,這也算她一個小小的憾事。
這麼直觀比較,顧采薇才對自己家的聖寵有了直觀的認識,雖然宗親不能掌權,但是一家子的爵位稱號放在那裏,總是個好看的、讓人豔羨的花架子。
七月底,告別孟州,沿路北上,天氣總是燥熱的,行走在田間官道,蛙鳴蟬叫不絕於耳。誠王妃這趟出行,解決了兒子的終身大事,心情舒暢,因此不像離京時那麼著急趕路,反而吩咐車隊慢慢悠悠即可,她正好賞景。
南方多雨,他們正逢梅雨季節,行路頗受影響,都要等雨停、路麵曬幹才好出發,因此不得不見城就入,時時逗留。
入鄉隨俗,就地賞景,誠王妃發了令,到了有趣的地方還要逗留一兩日,逛逛名勝景觀。顧信和顧采薇更是支持,玩得不亦樂乎,甚至樂不思蜀,因此,中秋佳節,便是在路上度過的。
八月十五,明月當空,驛站已經盡力奉上精致用心的月餅了,但是比起王府工藝,還是差了一截。顧采薇擔憂自己不爭氣的肚子,隻能淺嚐輒止,連一塊囫圇的月餅都沒敢吃完。
不過她饞癮上來,想要帶丫鬟們自製點心。此處條件簡陋,材料複雜、多道工藝的細巧吃食自然施展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