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2章(1 / 2)

誠王世子顧傳正如無頭蒼蠅一般,不知如何是好,在原地轉悠好幾圈,才一疊聲吩咐下人,出京去稟告父王,求助對策。

三子顧值,雖然與二哥因為擁護的皇子不同,多有疏遠,此時還是骨肉親情占了上風,撩袍就走,撂下一句話,說是要去請二皇子到皇上那裏求求情。

顧信自己依然失魂落魄著,滿腦子都是傳旨太監留下的話。他都沒發現自己早已將下唇咬出血來,一張嘴,血絲從嘴角流出,牙齒紅白相間,十分駭人。

顧信語不成調,聲音嘶啞,他順著直覺說道:“大哥,父王在外養病,別驚動他。我自己闖的禍,自己擔。我這就回院收拾一番,帶著妻子搬出府去。”

顧傳雖然被皇伯伯寄希望傳承誠王一脈,起字承誠,但是他一向老好人做慣了,很不擅長拿主意,嘴又沒顧信那麼會說,辯不過二弟,隻知道攔著顧信,不讓他就此負氣離府,喃喃說著:“等父王知道就好了,父王有辦法的,二弟稍安。”也不知道是在安慰顧信還是安慰自己。

兄弟二人,沒滋沒味,很快沒了話說,相對著,頹然坐在接旨大殿中,久久不得動彈。

還是世子妃張氏,雖然也擔心被顧信連累了整府,依然強打精神,安頓二弟回自己院落,好好安撫新婚妻子彭氏,畢竟她懷著五個月的身孕,受不得驚嚇。

到了深夜,顧值才回府,十四歲的少年,半大不小,平時隻覺天高地厚,自己最牛,此刻卻一身疲憊,滿目茫然之色。他根本沒有見到二皇子。

聽人說,二皇子得知後,確實私下求見父皇,剛剛張嘴,什麼還沒說,就被務豐帝一句陰惻惻的“怎麼,你對君父決定,有什麼不滿?”嚇得叩首請罪不迭。

皇上還命二皇子在自己府中好好反省,不要學他惹是生非的大哥,最好不要亂見人。

因此,二皇子府,緊閉府門,一律不見客。

顧值也不例外,吃了閉門羹,隻是得到了二皇子托人傳出來的簡單話語,說他會等父皇怒氣稍歇後,再想辦法為顧信求情,讓誠王一係稍安勿躁,此時一動不如一靜。

至於三皇子,雖然已經十一歲,依然久居深宮,被曹後緊緊護著。誠王一係與他向來敬而遠之,更是無從求起。

顧值咬牙發狠,想要明日一早,進宮直接向皇伯伯求情,被大哥、二哥不約而同按住了。

顧信自暴自棄,不願意讓三弟為自己出頭,受什麼牽連。顧傳則說,還是等待父王指令,再決定下一步如何行事,兩人都再三囑咐顧值,千萬不要由著性子來,以免火上澆油,弄巧成拙。

顧傳派了身強力壯的府丁,騎著上好駿馬,一路飛奔出城。府丁自知任務重大,不敢耽誤,未曾休息,趕著夜路,硬是在第二日一早就到了誠王他們所住的山莊報信。

山上不知時月過,大家都圍著誠王轉。

誠王的喘疾時好時壞,發作起來,整宿整宿都不得平躺入眠,隻能半坐半靠著,如同破舊的風箱一般喘個不停,發聲如雷,吼吼作響。

有咳就有痰。誠王這病症自然伴有濃痰,堵在嗓子眼裏,上不去下不來,這時往往需要手勁大的忠心下人抵在誠王背心處,不斷拍撫,才能順出來。

甚至近日裏出現過時間最長、情況最危急的一次,那是夜半時分,燈火通明,眾人心急如焚,團團守候著,誠王痰迷心竅,足足一盞茶功夫,他臉色都憋紫了,脖子使勁伸長、後仰,雙手交握掐住自己的脖頸,指痕清晰可見。

下人發急,不顧尊卑,在禦醫指點下,以手成拳,跪在誠王身後,加以死命錘搗,直至“咳嗬”數聲,誠王方才吐出一口紫青色濃痰來,症狀得以緩解。

隨侍的兩個禦醫對此情形毫無辦法,除了不斷向王爺、王妃磕頭請罪外,兩人相互商量後,還悄悄跟誠王妃稟報,希望王妃對於王爺身體狀態,心裏有個數。

按照他們委婉的說法,誠王這病實在無解,說不定哪次痰堵得厲害,出不上氣,人就走了。

這樣折騰下來,病人自然沒有精神,沒有胃口,熬的像是蔫壞的菜蔬一般,臉色灰敗,肥肉鬆弛,萎靡不振,誠王若有所感,甚至會對家人吐露厭世之言,有時還想著安排身後事。

此時也顧不得兩個孩子年僅十一了,誠王妃、顧采薊、顧采薇三人輪流陪伴著誠王,日夜無間斷,誠王身邊總有至親守候。

論起照顧伺候,他們自然比不過久經訓練的下人們,不過也不需要他們親自喂藥、倒水,最多就是為誠王拍拍胸口、後背,陪著王爺說說話,逗王爺笑笑,總比外人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