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2 / 2)

格子間窄小,柳庭璋勉強站起,原地活動一下手腕、轉轉頭頸,不料伸直雙手,瘦長的指尖就碰到了頂子,一時拉伸用力,他險些沒收住,戳得牛皮紙頂變形。

巡邏兵丁立刻緊張地看過來,甚至向這邊走了兩步,柳庭璋又無奈坐好,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這是他首次參考,柳庭璋今早不知排隊等入場要多久,因此早飯用得早,吃得也不多,就怕有如廁的麻煩。

此時他覺得腹中有些饑餓,幹脆將桌麵紙筆移到角落,將長凳上放了一陣的食籃端上來,拿出娘親孟氏為他備好、能放置十幾日不餿不壞的硬麵餅子。

秦秀才本來建議,就讓柳庭璋進考場前一日,在雲州州府隨意找個點心鋪子買些糕點充饑。

然而孟氏一片慈母心腸,到底想為孩子做些事情,硬是在幾日前柳庭璋要出發的那個清晨,揉麵生火,趕早做出了餅子,讓兒子帶上。

一路上,餅子餘溫猶在,熱乎乎地貼在他脊背上的布包中,像是父母溫暖關切的眼神一直在背後注視著自己。

回到眼前,柳庭璋單手拿起麵餅,雖然摸上去冷硬,不過放入口中,細細咀嚼,剛收獲的小麥清香還是盈滿口腔,甚至有一絲回甜,讓他吃得有滋有味。

說起來,他們息縣並不出產小麥,孟氏自然不擅長烹製麵食。

也就是因為接連兩任縣令是北方人士,他們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硬是一脈相承地將麵粉引入本地買賣,甚至試探著鼓勵農戶種植冬麥,柳庭璋等百姓才能嚐鮮,在雜貨鋪子、糧米鋪子買到些價格昂貴的麵粉。

這次赴考帶什麼吃食,還是衛夫子在紙上給他出了主意,說到幹麵餅子的做法,曆數其優點。

在他心中,衛夫子果然是考中過進士的人,柳庭璋不僅信服他的一身高深學問,對其說到的考場注意事項也是言聽計從。

因此,柳庭璋和娘親孟氏一道試過幾次,做出這耐放耐嚼的硬麵餅,這時正好派上用場。

柳庭璋對於今日要做的文章心中有底,所以不慌不忙,兩張巴掌大的麵餅慢慢撕咬、咀嚼、吞咽,足足用了三刻鍾。

巡邏兵丁和四處雜役能看到各個考生的動態,對比其他考生,或狼吞虎咽,或閉眼硬塞嚼也不嚼、或掉下一桌糕點碎屑收拾半晌、甚至還有邊吃邊吐的,柳庭璋的姿態別具一格,讓觀者覺得賞心悅目。

吃罷餅子,到了半日送水時,雜役挨個格子間送過來清水,柳庭璋斯文有禮地以自帶的粗瓷杯盞接水,雜役甚至難得開口說:“考生,你還有杯盞麼?再給你多來一杯。”

意外之餘,柳庭璋含笑地輕輕搖頭,謝絕雜役不知從何而來的殷勤。

周圍幾個鄰近格子間考生聽到,有那好奇的甚至探頭探腦,想看看何方神聖,能得到特殊照顧。

雜役回之一笑,補充一句:“你吃相真斯文。”畢竟考場,再不敢多說,到下一格去送水完成任務。

柳庭璋啞然失笑,儒家《禮經》對於行走坐臥、飲食起居都有原則性的規定,他不過是照做而已,原來在別人眼中,就是斯文了麼?

吃罷再不多想,收回心神,柳庭璋細細琢磨自己的文章,全身心投入。

到了日頭偏西,有些年紀大、位置偏的考生早早點起蠟燭之時,柳庭璋已經在正式的答卷紙上,寫好了今日以“一言以興邦”為題的闡釋文章,字跡飄逸整齊,內容也算他自己滿意的。

對他來說,今日考試就算結束了。

柳庭璋再吃兩個餅子當夜飯,沒有點蠟燭,反而待天色全暗之後,就撩起長袍,蜷在長凳上,身蓋牛皮大紙,長手長腳左右擺弄都得不到舒展,隻好半坐半靠著,朦朧睡去,耐心等待第二日發卷考試。

一樣夜色如水,抬頭看看如弓新月和滿天星子,顧采薇想著,柳庭璋已經考完一天了,不曉得這個徒弟發揮得怎樣,是否順利?

已經與柳庭璋紙筆來往,每日不斷連續兩年多,習慣深入骨髓,顧采薇總覺得今日像是沒完成什麼事情一樣,缺少些什麼。

她一時難以成眠,就坐在院中軟椅上,靜靜看著天空,想著心事。

識書悄悄為小郡主蓋上錦絨薄毯,輕言細語提醒郡主可不要在外麵睡著了。

院中下人輕手輕腳,生怕擾了郡主安寧。太過安靜,鴉雀無聲,顧采薇甚至生出一絲自己獨自一人、寂寥無依的錯覺。

忽地,遠遠就傳來了清亮的孩童笑聲。是活潑可愛的小侄女顧珍,抱著自己的小枕頭,身後跟著一群嬤嬤、奶娘和丫鬟,浩浩蕩蕩,不請自來,小姑娘來找姑姑一起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