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62章(1 / 2)

不就是帶著徒弟,從頭學起法家學說麼?

隻要定下方向,其他問題對他們師徒來說,都不是難事。

市麵上基本沒有法家相關書籍?宮中藏書庫、國子監裏有啊,顧采薇自然能找到,抄寫給柳庭璋。

擔憂費時費力?嗬,柳庭璋年方十六,他的老師更小,顧采薇如今的年歲,實打實隻有十三歲,師徒都一心向學,資質上佳,將學儒學幾年成功的經驗挪移到學習法家方麵,料想同樣出色。

至於練習、寫文?有這麼多珠玉在前的文章考卷在手,顧采薇撮其精要,傳授徒弟,手把手帶著寫出製式文卷,反而是最簡單的環節了。

通盤想清楚,顧采薇對於培養出個進士徒弟,信心十足,萬事具備隻欠東風,就隻需要柳庭璋的配合了。

這些轉折和領悟,說來簡單,其實顧采薇從身子舒爽到思路清爽,已經用了兩月時光有餘,一晃眼就糊裏糊塗地度過了務豐二十三年的最後一日。

這段時間,恰逢冬日。顧采薇一向怕冷,卻不耐煩層層疊疊穿戴衣物帽靴,腸胃又嬌弱,常在換季時候鬧毛病,因此幼薇郡主在冬季裏往往就是貓縮於自家院落的狀態,外人輕易見不到。

今年和前兩年一樣,守孝不用出外交際,家人們各有事忙,顧采薇時間寬裕,大部分能夠任由自己隨意分配。

三哥、四哥隻要一見她麵,就強調說他們知道分寸,讓顧采薇不用操心。顧采薇絲毫不知他們與大皇子糾葛情況如何了,卻隻能按耐下來,聽任哥哥們慢慢處置。

母妃和大嫂忙忙碌碌,為來年出父王孝和娶三嫂作著各項準備,千頭萬緒、拉拉雜雜。她們原本想拉著顧采薇一道參與,卻被她十月底那次初潮嚇到,總是讓她多多休養,調理好身子。

顧采薇懷裏抱著兩位女性長輩塞過來的滋補之物,灌了一耳朵的保養事項,雖然自忖上輩子將身子照料得不錯,然而眼下隻是個半大的少女,隻好諾諾應是,除了請安就不去打擾她們。

大哥和他的女兒顧珍,在府裏的存在感並不強,顧采薇時不時送些自製的小點心過去,哄小侄女開心而已。

因此,整個冬天,顧采薇自由自在地沉迷學問之中,又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發現了會試訣竅,每日在書房一待就是一天,差不多將近四個時辰,自然不知時日倏忽而過。

或許隻有丫鬟們為她新製的兔毛鬥篷、房裏晝夜不斷的銀絲炭、餐桌上多起來的羊肉鍋子等等,偶爾讓她意識到,日月輪回,又到寒冬,乃至年根兒了。

她寫下的批注、心得等紙張,摞起來已經足足有一個指節高,識墨和識硯整理不迭,直說郡主在著書立說呢。顧采薇笑嗔丫鬟們亂用不懂的生詞,哪裏就到了寫書的份兒上。

在此期間,就是徒弟柳庭璋有些奇怪。

十一月某日,顧采薇剛知道了“儒表法裏”,正琢磨著如何安排自學與教學時,柳庭璋忽然在紙上問顧采薇,是否認識信先生?還特意點明,就是現在京城誠王的二弟,幼薇郡主的二兄長。

定睛看著短短兩行字,顧采薇從上一個柳庭璋述說中舉後事務繁雜的話題中,分出心神來。

小小吃驚之餘,她自然納悶這一問背後的來曆,蹙起了細長娟秀的眉,陷入了不自覺的思索中。

柳庭璋怎麼會知道信先生?更微妙的是他對二哥的介紹,這個時代,哪裏有提及一個人,特意說他是哪個姑娘哥哥的?

顧采薇心念急轉,二哥信在雲州、孟州輾轉,其實與柳庭璋相距不遠,而且二哥聽自己說過神仙托夢文曲下凡的一節故事,還深信不疑的樣子。

是不是有可能,二哥信去找柳庭璋了?去見識他一心向往的凡間星宿?

那麼,會不會是在自己不知道的什麼時候,他倆結識、相交,二哥主動說出自己,然後自己掉馬了吧?

啊呀,真是大意了。

對於自己的真實身份,要不要告訴徒弟,顧采薇是經曆過反複的。

幾年師徒相處,柳庭璋品行正直、尊師重道,在點滴中可見一斑,顧采薇確信無疑,很是滿意天降的徒弟,一開始想要自護身份的心思淡了不少。

今年早些時候,二哥在雲州州府置辦下家業,柳庭璋赴考那時,顧采薇還想著要不要向徒弟主動爆馬,給他倆牽線介紹,促使二人結識相交,讓二哥一償夙願,也讓徒弟在息縣之外有個照應。

不過,考慮到當時,二哥被前嶽家糾纏得頭痛,柳庭璋又滿心滿腹的專注備考心情,仿佛時機不合適,顧采薇便擱置這一想法。

緊接著,柳庭璋考完就回鄉,並未滯留州府,這是顧采薇所知道的,更是未提信相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