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劍大學,位於牛渡市,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大學,采用書院聯邦製。
其具體建校時間已不可考,但有檔案明確記載的最早的授課時間為1096年,之後在1167年因得到了英國皇室的大力支持而快速發展。
牛劍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學,也是世界上現存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機構。
該校湧現了一批引領時代的科學巨匠,培養了大量開創紀元的藝術大師、國家的領袖,其中包括上百位世界各國元首、政商界領袖。
在數學、物理、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培養了近80位諾獎獲得者,3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圖靈獎得主。
是世界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搖籃之一。
該校共有38個學院,它們和學校的關係就像聯邦國家中央**與地方**的關係那樣采用聯邦製形式。
每一所學院都由Head of House和幾個Fellows管理,他們都是各種學術領域的專家,其中大多數在學校都有職位。6個準學院(稱為“永久性私人學堂”Permanent Private Halls、為各宗教教派所辦),至今還保留著它們的宗教特許狀。
辛一凡等人到了以後,打聽特恩比爾的女兒貝薩所在的地方,還好李佑罡在這裏找到了一名導遊,來自華夏的留學生祖飛,這個祖飛是打工的時候和李佑罡認識的,都是同胞,在國外自然就成為了朋友。
祖飛帶著大家在校園裏四處逛了逛,順便向他的同學打聽曆史和哲學係的博士一般在哪裏上課,問了好幾個人,才知道,博士生上課都是不固定的,大部分人是選擇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課去聽。
像曆史和哲學這種專業的博士更多人選擇去Permanent Private Halls,裏麵有全球最牛的神棍和腦洞最大的教授。
據說現在最流行的人類外星起源論和缸中大腦設想,都是從這裏開始傳播出去的。
這裏還有一個私人學堂是研究華夏的曆史文化的,教授的老師卻不是華夏人,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牛人,他們基本上都是純做學問,有的人對外界來說,沒有太高的知名度。
這裏的考古學也長期排在世界第一位。
李佑罡還是很機敏的拉著祖飛,讓他帶著去學校的學生處了解貝薩屬於哪個學院,然後再通過所在的學院,找到貝薩的具體住址或是找到她的同學。
辛一凡知道李佑罡一定有很多辦法,待李佑罡和祖飛離開後,辛一凡和喬旻珊、米曉丹隻能四處閑逛,等待李佑罡的消息。
米曉丹看到一座有些年代的建築,她好奇的走了過去,看了看建築座底石碑,上麵刻有建築建造的時間和捐資人、建造人等信息。
“哇,董事長,你快看,這上麵寫的是1556年,大明五峰船主捐建,還是漢語呢!怪不得這棟房子看起來這麼麵熟,就像華夏的古建築,原來是明朝人建的!咦~這五峰船主是誰?”米曉丹驚奇的問了問身後的辛一凡。
辛一凡也有些好奇,沒想到還在這裏看到一棟華夏風格的建築,而且是明朝人修建的,於是辛一凡湊近石碑,仔細閱讀了上麵的碑文。
核對了一下時間和自己熟知的曆史,辛一凡微笑著對米曉丹說到:“這位五峰船主就是汪直,曾經自稱‘徽王’,明朝中後期的大海盜頭子,不過沒聽說過他有來過英吉利呀,他不是去了日本嗎!”辛一凡一邊說著,一邊疑惑的自問到。
“要不,我們進去看看,反正現在也沒什麼事。”米曉丹看著辛一凡和喬旻珊眨眨眼睛,似乎是在征詢兩人的意見。
喬旻珊也沒有來過牛劍大學,這裏的一切看起來都十分新奇,又是傳說中的學府,聽到米曉丹提議,她對辛一凡說到:“一凡,要不我們就進去看看吧,李佑罡來了找不到我們,會打電話的。”
辛一凡點點頭,和二人走了進去。
這棟房子外表看有點像華夏古建築的樣式,走進去才發現,還是中世紀的風格,在修建的時候,這裏就被設計成教授學生的地方,裏麵有好幾件類似教室的房間,而且此時也有人在上課,看起來就像教小課一樣。
最裏麵的禮堂很大,可以容納上百人,看得出現在就行了翻修,把禮堂改成了一件階梯教室,還裝上了多媒體。
階梯教室裏坐了大概五六十人,有名年約六旬的白人教授正在講課,進入教室的門有一邊是開著的。
辛一凡注意到那名教授的投影講義上寫了很多的漢字,有“道”、“儒”、“佛”、“老子”、“孔子”等熟悉的字樣,於是辛一凡走進了這件階梯教室,想聽聽這位教授講解的內容,找了靠後的位置坐下後,喬旻珊和米曉丹也在他旁邊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