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赫連玉清這麼說,赫連靈曦對於雲析之的好奇又多了一層,忙開口說道:“這位小王爺的師傅想必定不是普通人吧。”
“是啊。”赫連玉清聽了赫連靈曦的話之後緩緩地點了點頭,眼神中竟還流露出了幾分神往之情:“曦兒,你一定記得當初我讓你背下來的《羅雀賦》吧?”
聽赫連玉清提起那一篇幾乎可以稱之為她的文學啟蒙的文章之後,赫連靈曦麵上也流露出了幾分感歎的神色,幾乎是第一時間,她就猜出來了祖父話中的意思,問道:“祖父,您的意思不會是……雲析之的師傅便是寫出《羅雀賦》的大師吧?”
一旁的赫連錦聿卻是不知赫連靈曦與赫連玉清話中的意思,此時也忙問道:“《羅雀賦》?為何我沒有聽說過這篇文章?學堂裏的老師都不曾講過啊?”
這番話引得赫連玉清連連搖了搖頭,卻對著赫連靈曦問道:“曦兒,你可還記得那篇《羅雀賦》所說的是什麼嗎?”
“當然記得。”赫連靈曦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就說出了口:“那作者是借安於現狀的羅雀來諷刺當時朝廷以及官吏的不作為。”話剛說畢,赫連靈曦也明白了過來,忙對著赫連玉清問道:“難道這位大師之前在朝廷任職,卻不愈同流合汙,歸隱了去?”
見赫連靈曦一下子便抓住了問題的要害,赫連玉清也不再對他們兩個人賣關子了,幹脆將事情都和盤托出:“是啊,當初寫這篇文章的是主管吏部的尚書,黃瑞卿,自從發表了這篇文章之後,就與朝廷上的人全都撕破了臉,自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誰知後來卻變成了這位小王爺的師傅。”
“所以,這也是朝廷中人對他避而不談的原因了?”想到那篇《羅雀賦》之中華麗的詞藻與廣闊的胸懷,赫連靈曦輕輕一歎:“失了這麼大好的人才,確然是朝廷的無能。”
一旁的赫連錦聿的關注點卻又與赫連靈曦不甚相同,此時隻是癡癡的感慨道:“也怪不得小王爺能夠這般令人欽佩了,這位黃先生雖然歸隱了山林,但是卻為朝廷培養出來這麼一個心懷天下的智勇王爺,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話雖是這麼說,但現在雲析之已經規避鋒芒,韜光養晦了。”隨即,赫連玉清端起來了放在一旁的茶杯,輕輕的抿了一口,說道:“人在朝堂,終究是要被條條框框所束縛的,身不由己啊……”
聽了赫連玉清這番話,赫連靈曦的心中突然對那個看起來不可一世的傲慢王爺也多了幾分同情,隨即也很是清楚的認清了他所處的尷尬處境,也難怪,總是看自己不順眼呢,敢情是平日裏壓抑的多了,腦子有些壞掉了吧。
這麼一想,赫連靈曦對於雲析之的成見倒是放下了不少,也將今日茶坊的事情不甚放在心上了。
但是那邊坐在草堂裏的雲析之卻仍是對赫連靈曦今天咄咄逼人的行徑十分不以為然,本來是和師傅靜靜的坐著品著茶,可思緒總是飄到今天上午的茶坊之中,無論怎麼抽都抽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