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若魏國再奪取江東為立錐之地,則可彌補水軍的劣勢,隨後隻需休養數載,鍛造水師,縱然關平手段再如何之強也將難以抵擋魏軍的兵鋒。”
步騭徐徐將一席情況分析而出,孫權聽聞經短暫的思索後,認為確實有理,隨即便再度遣使前往赤壁大營麵見主將關平。
……
江東所發生的巨變戰報關平自然也收到了,此刻他查閱完軍報便與諸將討論著:“本將沒想到此次那曹丕竟然如此有魄力,不聯吳舉兵趁此良機大舉攻我後方,竟是派遣精兵強將南渡長江寇虐江東諸郡。”
“本將實在沒想到也!”
對於此事,確實超出了關平的預料,他心中所想的是,若自己集結荊襄主力東征,最有可能的便是魏軍將會全麵進攻荊北防線給予己方壓力,故此,他早就做了準備,留下重兵,命鄧艾總督荊北一應戰事。
可事實卻出乎意料!
事實上,關平如此考慮,也是有想到曾經原史上劉備為報關羽之仇而東征時,魏國謀臣劉曄曾建議趁機出兵江東,奪取吳地。
但此策天子曹丕卻是並未予以采納,最終還是選擇了按兵不動,坐觀成敗。
他沒想到這一世的曹丕竟然如此果斷,要與己方爭奪江東諸郡的歸屬權。
“君侯。還請速速發兵突破夏口防禦,迅速沿江直下搶奪江東諸郡,若讓魏軍奪之,我軍則陷入被動也,而魏軍屆時將擁有訓練水師的優良條件。”
“如此,日後局勢將會對我軍越發不利。”
聽聞魏軍的舉動,荊州軍諸將也頓時麵露鄭重之色,紛紛拱手勸說著。
他們本就是出身於荊州,心知吳人的造船業以及水師不可小覷!
若讓魏軍奪之,己方豈不是喪失了水戰的優勢?
到那時節,北伐將會無比困難重重。
隻是,諸將急躁不已,關平沉思一番後,反是露出愜意的笑容,輕笑著:“勿急,勿急!”
“江東乃孫氏之根基所在,當聽聞江東變故後,恐怕孫權將會比我們還著急,本將料想,現在吳人的議和使者應當已經在途中了吧?”
一席話落,瞧著關平輕鬆的麵容,諸將卻也隻是半信半疑。
隻不過,關平卻是心底早有新的計劃。
當吳使抵達吳營,關平直接了當道:“汝若是奉孫權之命前來請和的,那本將便直言吧,隻要他能率眾全權撤出夏口城,那他回援江東的路途勢必將暢通無阻,毫無阻礙。”
此話一落,關平便直接揮手強硬的打發走吳使。
關平深諳談判之道講究的便是一個主動權,現如今最著急的是孫權,他相信在自己的逼迫之下,孰輕孰重孫權是能抉擇利弊的。
故此,他並沒有多言。
吳使回返夏口稟明了關平開出的條件,最終與諸臣商議之下,孫權決議退出夏口但是需要荊州軍歸還柴桑。
針對此,關平也爽快的同意了。
當此事告一段落,孫權便立即遣軍撤離夏口然後乘船迅速回援江東而去。
荊州諸將也對關平為何要答應歸還柴桑而疑惑不已時,關平的下一道計劃便接踵而至,諸將瞬間便明白了他的意圖。
關平命水師都督傅肜率水軍負責清理沉舟進駐夏口以及接應柴桑的陳式部回返,而他自己則親統主力直往江北行去。
短短時間,荊州軍兵臨江夏已北之地,輕易取之!
由於文聘配合大部渡江攻吳地卻是導致了江夏的空虛,反而被關平趁機抓住了機會,在如狼似虎的荊州軍攻勢下,空虛得江夏又豈能抵擋強勁兵鋒。
至此,荊州軍全麵收複荊襄諸地。
待收複江夏後,關平又命龐德為將,馬岱為副,領三千騎士繼續向北寇虐淮南之地,以逼迫魏軍無法全心全意取江夏之地。
接連一串的指令有條不紊的下發,隨後,關平再度遣軍順江直下,兵鋒直指吳都建業。
但在經彭澤湖時,卻正遇躲避回援的孫權主力的文聘。
兩軍對壘,關平自然絲毫不懼,仗著水軍之利以及兵力眾多的優勢直取文聘本部。
一番激戰,文聘所部不敵,隻得且戰且退向濡須口方向撤離。
而針對此,關平也並不追擊,反而是趁此機會奪取了江北要地皖口,然後按兵不動,坐視吳軍與魏軍的爭鬥,意欲坐收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