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武則天發怒(1 / 2)

慶功宴後的第三天,暾欲穀和阿史那競流要回突厥了,他們是被突厥可汗默啜召回的。

當暾欲穀和阿史那競流向孫萬榮告辭時,孫萬榮的突然想起三天前李盡忠給自己說那番話,心中不由生出警惕來:莫非突厥人真的沒安什麼好心。

心中雖然這麼想,可孫萬榮還是想讓暾欲穀盡量說服默啜可汗盡量幫助契丹,共同對付大周。

暾欲穀知道孫萬榮心中的顧慮,拍著胸脯向他保證,一定會說服默啜可汗全力幫助契丹。

孫萬榮很是大方,整整送了暾欲穀三車禮物,雙方告別後,暾欲穀與阿史那競流踏上了歸途。

暾欲穀一走,王先生便來找孫萬榮了,讓他一定要防著些突厥。

雖然孫萬榮心中還是認為突厥沒有理由向著大周,而不幫助契丹,但是李盡忠與王先生都提到要提防契丹,這讓他不得不重視此事。

孫萬榮經過反複思考,最終決定由自己的妹夫乙冤羽在營州城西北四百裏的一個險要之處,依險修築新城,將來把老弱婦女及器械輜重安頓在新城內,讓乙冤羽率五千士兵居守。

……

“廢物!”宣政殿中,武則天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其間蘊含怒意,直透殿簷。

在對契丹的平叛事宜上,武則天很關注,也很放心。在她看來,朝廷大兵一至,契丹叛軍必灰飛煙滅,她畢竟派了二十八將前往……

可是最終卻傳來了大敗的消息,一時間,她有些難以置信。刹那的錯愕之後,怒火油然而生,不可遏止。

盧小閑一直認為此戰必敗,武則天也沒少從盧小閑那裏聽到這樣的判斷,雖然有一些思想準備。可是真聽到了戰敗的消息,她還是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

皇帝生怒,殿中的侍者也多惴惴,深埋著頭,恐受殃及。

“十幾萬大軍,主將受擒,官兵潰逃,簡直豈有此理!張玄遇、曹仁師枉稱宿將,契丹人的粗陋詭計都看不透,竟然直墮其圈套,可恨,可恨!”雙目中閃著寒芒,武則天氣憤難抑。

“張、曹、麻三人,竟然還有臉麵回來!”武則天的聲音越來越冷。

孫萬榮回到營州城後,便將張玄遇與曹仁師、麻仁傑等人放歸。幾人如喪家之犬,曆經千辛萬苦回到了幽州,在那裏與李多祚等人一起等待朝廷的聖旨。

“朕遣諸將,原欲其勠力同心,共平邊患,撫定東陲……”說著便將手中的軍報狠狠地摔在禦案,“遷延不進、左右相疑、輕敵驕縱……這就是我大周的將軍們,實在令人齒冷!”

武則天這話幾乎把一船人一竿子打翻了,果然,包括李多祚在內的諸將,都被遷怒了。

狄仁傑、武三思、吉頊等閣臣俱在,恭聽皇帝發怒。

武三思恭束著身體,麵對盛怒的皇帝,暫時不敢開口。心中既有後怕又有慶幸感,當初他可甚是積極地主動請纓出征,想要刷一波資曆威望,順便染指一下軍隊。然而現在看來,此次營州之亂沒有想

象中那般好平定啊。要不是盧小閑及時阻止,恐怕這個黑鍋他想不背都不行了……

幾名老臣互相張望了幾眼,還是由狄仁傑出列,沉穩地朝武則天勸慰道:“陛下請暫息雷霆之怒,事已至此,如何應對敗局,才是當緊之事!”

武則天對狄仁傑當真是另眼相待,聽其言,情緒慢慢地平靜了。看了看狄仁傑,他胖臉上的從容,總能帶給人安心感。

是呀,天還沒塌下來呢!

“二十八將,真是二十八個笑話!”聲音低沉,繼續斥責了一句,稍作沉吟,武則天又補充道:“幸好後軍沒有損失,要是沒有……李多祚、郭振與陳玄禮未令朕失望……”

就算沒有戰報,武則天也可以猜得出,後軍最終能夠保全,肯定是盧小閑在其中起了作用。

張說與楊思的密報中,將盧小閑力挽狂瀾,保後軍免於覆沒的過程寫的很詳細,這算是此戰當中的唯一亮點了。

她剛才話中本來是要嘉獎盧小閑的,可到了嘴邊,又把盧小閑的名字給略去了。

見武則天的憤怒已經控製住了,殿中諸臣心情微鬆,陛下大發雌威,他們這些的日子總歸不好過。

“狄閣老,依你之見,朝廷當如何應對此敗?”目光投向狄仁傑,武則天問道。

此事在盧小閑回到洛陽時,他們就商議停當,心中早就有了腹稿,未假思索,狄仁傑拱手緩緩道來:“稟陛下,黃獐穀一敗,契丹之叛已不可驟除。眼下天氣漸寒,不便作戰。如今要再調集數萬兵馬至幽州,軍械、輜重輸送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