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任宰相(1 / 2)

盧小閑說的是實情,姚崇舔了舔嘴唇,不甘心的問:“那怎麼辦?就這麼任凶手逍遙法外?”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打草驚蛇,慢慢在暗中調查。”盧小閑目光中透著堅毅,“放心吧,遲早有一天會水落石出的!”

……

裴嶽、張猛和盧小逸沒有讓盧小閑失望,他們把閻知微安然無恙帶回了洛陽。

其實,並非他們三人有多大能耐,而是默啜主動放棄了閻知微。

隨著大周軍隊穩紮穩打,開始不斷收複失地,默啜節節敗退,不得不撤離趙州。

閻知微這個傀儡可汗已經沒有利用價值,默啜決定拋棄他,於是在大軍北還時告訴閻知微:“你自由了!可以回南朝了。”

閻知微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被拋棄,大靠山失去,故國不會放過自己,他真正成為了孤家寡人、喪家之犬,隻得四處躲藏淒惶度日,不久即被前往搜索的張猛等人擒拿,押送到洛陽。

武則天聽到閻知微被抓回來,大喜,立刻下令將其處於磔刑,分裂他的肢體於西市,並命令百官一起向他的屍體射箭。

最後閻知微屍身上插滿亂箭,如同刺蝟一樣。這樣武則天還不解恨,命令再剔光他的肉,挫斷他的骨頭,滅他的三族,就連不認識的遠房親戚也都被抓來一同處死。

最淒慘的是族中的孩子,才七、八歲,也被抱到西市處死,老百姓可憐孩子,給他們一些糖果,小孩子懵懂不懂事,不知大難臨頭,還互相搶奪糖果,覺得很好玩。

旁人都不忍心,連監刑的禦史也不忍殺害孩子,請示武則天留下孩子不殺。最後經姚崇說情,才免除孩子們一死。

就這樣,閻知微以極其淒慘的方式結束了他奴顏婢膝的一生。

除了閻知微之外,投敵的趙州長史唐般若被滅族,刺史高睿被朝廷追贈為冬官尚書,定諡號為“節”。

閻知微被處死的第二日,姚崇在朝會上上奏:“臣請命前往朔方,督建三大受降城,以禦突厥!”

沒等武則天大帝說話,秋官侍郎張柬之在一旁幫腔說:“修建受降城用意乃朝廷大事,此非姚崇不能克。”

武則天終於同意了:“依卿所請,授姚崇靈武道行軍大總管。擇日起行,早去早回。”

姚崇將行,特往宮中拜陛辭行,談了一些邊關的情況後,姚崇對武則天從容進言道:“陛下年事已高,朝中須有一老成持重之人壓陣。”

武則天點點頭:“卿與朕不謀而合,奈何像故國老仁傑那樣的良輔已不多見矣。”

姚崇這才推出他心中的目的,拱手向女皇說:“張柬之沉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

武則天猶豫道:“狄閣老亦向朕數度薦之,奈何他政績平平,向無建樹,又無建言,且年已八旬,朕所以不用之。”

姚崇恭手道:“張柬之為人不偏不倚,從不拉幫結派。柬之為相,可以很好地處理各方麵的關係,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為陛下分憂。”

武則天點點頭:“這點他倒是個人才,朕見他既不惹易之、昌宗,也不惹武氏諸王,和朝臣們也相處得挺好。”

“惟陛下急用之。”姚崇叩頭道。

因為姚崇的推薦,武則天終於授予張柬之“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晉升鳳閣侍郎。

鸞台即門下省,鳳閣即中書省,同平章事就是與兩省一把手等同,位列宰相,兼任中書侍郎。

薑太公八十拜相是神話傳說,西漢公孫弘七十出仕,七十八歲出任丞相是真事。張柬之複製了公孫弘的奇跡,從這一刻開始,他成了朝廷新一任的首輔宰相。

……

李重潤之死,讓李顯與韋氏跌入了地獄,當然受影響的不僅僅隻是他們,還有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

最懊悔的莫過於太平公主了,她在心中暗暗自責,不應該太急功近利了。

太平公主有意識給李重潤灌輸對武氏的仇恨心理,主動告知裴環的情況,做這些都是為了讓李重潤信任自己,將來好讓他為己所用。誰知道最終竟然會是這種結果,一個活著的李重潤肯定要比死去的李重潤要有用多了。

李重潤之死也讓李旦心中生出警惕來。

武則天是他的母親,也是大周的皇帝,在皇權麵前親情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為了避免李重潤的悲劇在相王府發生,李旦不僅自己深居簡出,而且嚴令家人出門。他雖貴為相王,但一些重大場合,已經看不到他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