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程夫子(1 / 2)

楊香的公公潘觀保位列戶部侍郎,未婚夫也是少年有才之士,品性端重,前途無量。楊家在姑蘇是名門,但與名重長安的潘家相比,可差遠了。

潘觀保被朝廷派到姑蘇任職,程德彰得了消息後心生奇思:心上人楊香遲早是要進潘家門,自己不如提前與潘家老爺拉上關係,將來便可出入潘府,也有機會見到楊香,聊慰無緣之情。

如此想來,程德彰便找機會向潘觀保遞上名帖,口稱門生,乞就求教。程德彰在姑蘇文名鼎盛,潘觀保平白地得到一位高足,自然心中歡喜,因此便與程德彰結下師生關係。

三年後,楊香嫁入潘家,隨同丈夫同住長安。

潘觀保因病要回長安休養,程德彰正好進京參加科試,於是便一同前往。到了長安後,程德彰打著拜訪老師的幌子,有事沒事就往潘家跑,期盼著能在院中廊下與楊香見上一麵。

一個偶然的機會,程德彰終於見到了楊香,兩人心裏似乎都有許多話要說,可不知從哪裏開口為好。相對無言,隻是徒增莫名的苦痛。

楊香勸程德彰以後少來潘家,索性不見麵,把過去的一切留在記憶中罷了。程德彰卻不這麼想,他認為能看上一眼總比不能見麵好,甚至還幻想有一天能重溫舊夢,重續前緣。

楊香的丈夫少年得誌,誰料天有不測風雲,娶楊香的第二年他因病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楊香成了寡婦。

楊香失夫,程德彰更覺希望在即,因而往潘家走得更勤了。

紙裏包不住火,程德彰與楊香之事很快就被潘觀保看出了端倪。為了顧及臉麵,潘老爺借著一件小事大發脾氣,從此不準程德彰再進潘家大門,師生關係一刀兩斷。

程德彰心中不免惆悵,不過禮部會試之期在即,必須拿出好成績對家人有個交待,隻好暫時忍了下來。他強迫著自己靜下心來溫書應試,考後發榜,金榜無名。

科場失意,鬱悶之極,越加想念楊香。程德彰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施展身藏的絕技,趁著夜深人靜,翻牆進入潘府,溜到楊香的臥房。

程德彰提出私奔,楊香卻有些猶豫,畢竟是逾禮背道之事,萬一被抓住,豈不身敗名裂?

程德彰心意已堅,反複勸說,最後楊香終於同意了。

於是,程德彰帶著楊香來到了幽州城定居下來。

之所以要來幽州城,是他的好友華雲峰提出的,幽州城是華雲峰的老家。

在長安的時候,華雲峰淡泊名利,很少與人交往,可偏偏與程德彰最是要好。

每當程德彰懷揣一包鹵花生米,來到華雲峰家,華雲峰便會將自己珍藏的好酒取出,二人無話不談。程德彰與楊香的情愫,華雲峰一清二楚,甚至程德彰攜楊香私奔的計劃,也沒有瞞著華雲峰。

程德彰與楊香遠走外地,潘家恨得咬牙,潘家眾多的門生故舊對此事忿忿不平,認為程德彰有才無德,如同禽獸!於是紛紛約定,程德彰不再來參加會試便罷,若來參加,無論誰看到他的卷子都要毫不客氣地撤下。雖說卷子是密封的,但程德彰那一手字體大家都能認得出來。

三年轉眼即逝,大比之年又到,天下舉子紛紛趕赴長安會試,程德彰也準備再試鋒芒。

到了長安,程德彰沒讓潘家知道,住在一家僻靜的小客棧中,順順當當地參加了科考。等到閱完卷拆封看結果,程德彰竟被取為第二名進士。

參加閱卷的潘家門生頓時傻了眼,怎麼一時疏忽,讓他程德彰鑽了空子呢?

原來,程德彰作考時已改了字體,怪不得他們沒有發現!既然結果已定,再改是來不及了,程德彰穩穩取得了進士之銜。不久後,朝廷派程德彰任工部主事,潘家聞訊後耿耿不滿,不料程德彰卻謝絕了官職,仍舊束裝回鄉去了。

程德彰一舉及第,在幽州城頓時成了名人。雖然他不肯做官,人們仍熱心奉他為師。

盧若良能將程德彰請來做私塾先生,想必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

私塾內,程德彰左手持經書,右手附於身後,一邊度步,一邊帶領學生朗誦,私塾裏響起朗朗讀書聲。

程德彰的桌旁放著一把丈把長的竹竿,盧小閑剛想乘著程夫子不注意剛要偷懶,程德彰便當頭打去。屋小而竹竿長,書房內每個學生的頭他都鞭長可及。

就在學生們腰膝酸麻、頭昏目眩、無法堅持之際,程德彰終於宣布了早課的結束。學生都是天不亮來私塾,早課結束是留時間給學生吃早飯的。

程德彰回到屋裏,見盧小閑正等著他,趕忙上前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