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束,一旦有滅國之難,天下武林門派,盡皆聽命調遣,有違令者,天下共擊之,時光荏苒,天下承平日久,一連百年,都無大的戰事,這比武爭奪盟主之事,到得後來,基本
無人再提起,但是這十年一次的武道大會倒是延續了下來,畢竟和江湖上各門各派的高手相互比武,對自身修為增進還是有很大的幫助,更何況能奪得魁首,那也是無上榮光,
替師門大增光彩的事情,本來太平日久,江湖中人習慣了無拘無束,很多人對這爭奪盟主之事,倒也不甚在意,都當做是提升武學修為的一次盛會,但是是西夏那邊,最近頻頻
有動作,最多三五載,等萬事俱備,那西夏小梁太後,怕是要舉傾國之力南下,
石泰說道,本來小梁太後上位以後,已經數次入侵大宋,都被擊敗退去,但她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必須要用攻打宋朝來換取西夏貴族的信任和支持,
張天陽奇怪道“她為什麼要用攻打宋朝來獲取信任和支持呢,”,
石泰說道:因她是漢人,
當年大梁太後執政以後,她的壓力不是來自國家外部,而來自國家內部,因為她是一個漢人,黨項人的國家,怎能容一個漢人女子發號施令!梁太後執政初始,
受到朝中上下來自各黨項部族的壓力,梁太後的漢人身份問題,成為她的原罪,也成為她執政的最大障礙,為此,她必須要將自己洗白,要在黨項人們心目中抹去“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的印象;為此,她要全力消除自己身上任何有漢人可能的嫌疑,要將自己表現得比黨項人更像一個黨項人,梁太後為了討好黨項貴族,下令廢除她的丈夫諒祚在世時
所實行的一切漢化措施,重新廢除漢禮,恢複黨項的蕃禮,
這一舉動得到了黨項部份貴族的好感,但也有人不願意,就算是黨項貴族,也分老牌新黨,部份在漢化過程中得到利益的人,和她展開了利益爭奪戰。
如此一來,政策反複,經濟受損,黨項豪族大肆掠財,卻弄得民窮財盡,民怨沸騰。開弓沒有回頭箭,為了轉移國內經濟下降的矛盾,梁太後索性走得更遠,借口宋朝不
許換回綏州和不許宋夏私市為名,撕毀諒祚所訂立的宋夏和約,發動了數次對宋朝的戰爭!
當年的永樂城之戰,靈武之役,喪師覆將,塗炭百萬,帝中夜得報,起環榻行,徹旦不寐,神宗皇帝對輔臣痛哭失聲,那一戰共造成宋朝損失兵員六十萬人,
錢糧不可勝計,元氣大傷!此戰後,大宋再無力發動大規模攻勢,
權力所在,沒有家國族群之分。對於梁太後而言,如果有可能,她願意去換血把自己從頭到尾換成黨項人,她在黨項人麵前極致地表示自己與祖國毫無關係,
願意發動對祖國的戰爭而換來黨項人的利益!
後來大梁太後病死以後,小梁太後上位,她所麵臨的問題,和她姑姑大梁太後麵臨的困境是一樣的,所采取的的解決方案依然在延續大梁太後的政策,本來
洪德城戰役中,小梁太後率領的西夏大軍,一敗塗地,連小梁太後都差點淪為宋軍的俘虜,但是小梁太後仍不死心,連年備戰,大有舉傾國之力來攻之勢!
未來十年,宋夏必有一場傾國之戰,那麼這次的武道大會,盟主之位就顯得至關重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凡事未雨綢繆,凡事預則立,
不預則廢,本朝蘇大學士曾言:夫當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於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勞。此其患不見於今,而將見於他日。今不為之計,其後將有所不可救者!
所以我這次特來拜訪沈浩然大俠,就是要與他相商,提前籌謀計劃,我來到集賢書院,沈大俠正好有事外出,我就在此專程等待,張天陽知道這等國之大事,是師父
畢生奔走之所在,石泰真人為此事而來,張天陽心中更是對其敬重了幾分,!
正是: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